易水悲歌动天地,荆卿入秦为燕使。
秦王尊礼设九宾,殿间顾笑旁无人。
于期之头奉上殿,血光直射秦王面。
取持《督亢》色仓皇,咄哉年少秦舞阳!
图穷不觉见匕首,秦王睨之环柱走。
荆卿不得刺秦王,无且在殿提药囊。
为谋不成实天意,祖龙胆落荆卿死。
一死可以报太子,君不见沙丘之椎亦如此。
易水悲歌动天地,荆卿入秦为燕使。
秦王尊礼设九宾,殿间顾笑旁无人。
于期之头奉上殿,血光直射秦王面。
取持《督亢》色仓皇,咄哉年少秦舞阳!
图穷不觉见匕首,秦王睨之环柱走。
荆卿不得刺秦王,无且在殿提药囊。
为谋不成实天意,祖龙胆落荆卿死。
一死可以报太子,君不见沙丘之椎亦如此。
这首诗《易水行》由清代诗人梁佩兰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上的易水悲歌,展现了荆轲刺秦王这一壮烈事件的场景与情感。诗中以“易水悲歌动天地”开篇,点明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氛围,随后详细描述了荆轲作为燕国使者入秦的情景,以及秦王的反应,包括秦王对荆轲的尊礼、于期献头、秦舞阳的仓皇、图穷匕现的紧张时刻,直至荆轲未能刺杀秦王的结局。
诗中不仅描绘了历史事件的细节,还融入了对人物命运的感慨,如“为谋不成实天意”,表达了对荆轲未能完成使命的无奈与惋惜。最后,“一死可以报太子,君不见沙丘之椎亦如此”一句,将荆轲的牺牲与历史上的其他重大事件相联系,强调了英雄行为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反思。
整体而言,《易水行》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也蕴含了对人性、命运、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
眷言华省旧,暂滞海池游。
郁岛藏深竹,前谿对舞楼。
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新秋。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