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昔人言,苛政猛如虎。
又诵《魏风》篇,硕鼠况贪取。
嗟哉牧民人,煌煌绾圭组。
乃以父母称,而为众所苦。
驺虞有仁心,麟趾中规矩。
蔼然太和气,千载如可睹。
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我闻昔人言,苛政猛如虎。
又诵《魏风》篇,硕鼠况贪取。
嗟哉牧民人,煌煌绾圭组。
乃以父母称,而为众所苦。
驺虞有仁心,麟趾中规矩。
蔼然太和气,千载如可睹。
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这首诗名为《杂兴(其二)》,由清代诗人张廷玉所作。诗中借古喻今,通过引用“苛政猛于虎”、“硕鼠贪取”等典故,表达了对苛政暴政的批判,以及对仁政的向往。
首句“我闻昔人言,苛政猛如虎”,开篇即以古人之言引入主题,将苛政比作猛虎,形象地描绘了暴政对民众的残酷压迫。接着,“又诵《魏风》篇,硕鼠况贪取”,进一步引用《诗经·魏风》中的“硕鼠”一词,比喻统治者贪婪无度,如同硕鼠般吞噬百姓的财富。
“嗟哉牧民人,煌煌绾圭组”,诗人感叹那些身居高位的统治者,表面上光鲜亮丽,实则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接下来,“乃以父母称,而为众所苦”,指出这些统治者虽然自称是人民的父亲,却并未真正关心民生疾苦,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驺虞有仁心,麟趾中规矩”,诗人在此处赞美了象征仁德的驺虞和麟趾,表达了对仁政的向往。接着,“蔼然太和气,千载如可睹”,进一步描绘了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景象,希望这种仁政能够流传千古。
最后,“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诗人告诫君子在选择伴侣或结交朋友时要谨慎,不要与那些残暴如毒兽的人为伍,强调了道德选择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典故的引用和对比,深刻揭示了暴政的危害,并表达了对仁政的向往和对道德选择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性美好的追求。
蓼虫常食苦,旅雁自知寒。
谈士惜卷舌,将军解愁鞍。
雪霜满天冬夜永,地炉无火青灯残。
功名富贵苦不早,一年百日红尘道。
西还故国无故人,憔悴少年心已老。
读书当许万户侯,岂意却作苏秦羞。
深取闾阎薄徒笑,鲁人不识东家丘。
吾祖谪官还旧里,灞陵亭尉犹低视。
少卿偶作匈奴降,陇西士人惭姓李。
由来人世轻不遇,文章第一空徒尔。
俛出跨下何施颜,当时悔过淮阴市。
夜深气射青云霄,此生早晚当乘轺。
弹冠举手揖豪贵,行得紫绶牢结腰。
本是壮夫志,几成儿女曹。
平生重恩义,聊为寄风骚。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