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魏叔子二首·其一》
《哭魏叔子二首·其一》全文
清 / 姜宸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鸾江哀挽一时闻,惜别他年怅离群。

天末无因能致酹,夜台谁与共论文?

江山寂寂归魂断,葭菼凄凄去路分。

尚有蔡邕书籍在,独随秋草伴孤坟。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姜宸英所作的《哭魏叔子二首(其一)》。诗中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首联“鸾江哀挽一时闻,惜别他年怅离群”,开篇即点明了哀悼的氛围,鸾江上的挽歌在当时传遍,预示着对逝者的不舍与哀痛。同时,也暗示了未来与逝者分别时的怅然若失,离群索居的孤独感。

颔联“天末无因能致酹,夜台谁与共论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天边遥远,无法再为逝者献上祭奠之酒,夜台之下,无人能与逝者共同探讨学问,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才华与智慧的惋惜,以及无法继续与之交流的遗憾。

颈联“江山寂寂归魂断,葭菼凄凄去路分”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江山寂静,仿佛连灵魂都已断绝;芦苇丛生,象征着逝者离去的道路分岔,充满了悲伤与无助。

尾联“尚有蔡邕书籍在,独随秋草伴孤坟”则以典故寄托哀思。蔡邕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此处借指逝者留下的书籍,虽在,但逝者已逝,只能与秋草相伴,孤坟相依,表达了对逝者作品的珍视与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离别的深刻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哀婉悲切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姜宸英

姜宸英
朝代:清

姜宸英(1628-1699),明末清初书法家、史学家,与朱彝尊、严绳孙并称“江南三布衣”。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明末诸生,康熙十九年以布衣荐入明史馆任纂修官,分撰刑法志,记述明三百年间诏狱、廷杖、立枷、东西厂卫之害。又从徐乾学在洞庭山修《大清一统志》。在京因得罪大学士明珠受冷遇。康熙三十六年70岁始成进士,以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越两年为顺天乡试副考官,因主考官舞弊,被连累下狱死。著有《湛园集》、《苇间集》、《海防总论》。
猜你喜欢

送中川老先生朝贺

苍龙殊喜映前光,学士含香拜玉皇。

九庙庆成崇宝祐,万年枝茂发灵祥。

华封不阻崆峒祝,仙宴欣沾芍药方。

典学古来求正士,桓荣端合领春坊。

(0)

诸友泛舟石湖还次治平

水气连山霭,晨游夕未穷。

烟中悬涧暝,天畔蹑云空。

新月在潭底,百花燃镜中。

竹房禅榻隐,处处爱山翁。

(0)

早秋李抑之见过

秋暑旷文典,荒居简冠履。

入门忘形骸,挥座就榻几。

后馆红蕖明,中庭绿阴徙。

风来候香吹,雨过销园绮。

清光共流转,牵裳情未已。

(0)

题画三首·其二

天削芙蓉万玉攒,十分寒思属吟鞍。

不知拥褐茅檐下,别有幽人冷眼看。

(0)

芳树

芳树不自惜,与藤相萦系。

岁久藤枝繁,见藤不见树。

(0)

宫词四首·其三

二月昭阳春已和,牡丹亭馆几经过。

长门亦有闲花树,玉辇不来庭草多。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