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东归四五春,杜门高枕避风尘。
遥扶一杖窥星斗,忽买扁舟破隐沦。
海内青山唯此岳,天涯白雪更何人。
还应落日登诸观,曾见吴门匹练新。
包子东归四五春,杜门高枕避风尘。
遥扶一杖窥星斗,忽买扁舟破隐沦。
海内青山唯此岳,天涯白雪更何人。
还应落日登诸观,曾见吴门匹练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包参军的文士在春天东归后,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他手持拐杖,仰望星空,后来又乘着小舟,似乎在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诗中提到的“海内青山唯此岳”,表达了对泰山这一自然奇观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包参军内心世界的崇高与壮丽。而“天涯白雪更何人”一句,则可能象征着他在寻找知音或理解者的过程中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还应落日登诸观,曾见吴门匹练新”,则预示着包参军未来可能会再次登高远眺,或许是在期待新的开始或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这里的“吴门匹练新”可能指的是江南水乡的美景,也可能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包参军隐逸生活中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青琐留才子,春池静禁林。
自矜仙岛胜,宛在掖垣深。
引派彤庭里,含虚玉砌阴。
涨来知圣泽,清处见天心。
兰气飘红岸,文星动碧浔。
凤栖长近日,虬卧欲为霖。
席宠虽高位,流谦乃素襟。
焚香春漏尽,假寐晓莺吟。
丹地宜清泚,朝阳复照临。
司言兼逸趣,鼓兴接知音。
六义惊摛藻,三台响掷金。
为怜风水外,落羽此漂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