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峰莹无土,平地岌孤石。
如何半岩间,亦有小树碧。
走空根苦辛,倚险干寒瘠。
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
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
而我云外身,方兹喟行役。
危峰莹无土,平地岌孤石。
如何半岩间,亦有小树碧。
走空根苦辛,倚险干寒瘠。
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
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
而我云外身,方兹喟行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险的山石与小树并存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生机。首句“危峰莹无土”以危峻的山峰为背景,设定了整体的意境,接着“平地岌孤石”则是从平坦的大地中突兀出的一块岩石,这两句相互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三、四句“如何半岩间,亦有小树碧”表达了即便是在险峻的岩石之间,也能生长出碧绿的小树,展示了生命力极强的植物。
中间两句“走空根苦辛,倚险干寒瘠”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小树为了生存所付出的努力,它们的根须在岩石之间辛勤地寻找生长空间,而身躯则紧贴着危险的地势,在严酷的环境中顽强生长。接下来的“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则是对这些小树生长环境的进一步描写,其中芳兰与紫蕤都是香草类植物,它们在幽深的地方丛生,并散发出淡雅而幽远的气息。
最后四句“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而我云外身,方兹喟行役”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致的赞美与自我定位。在这里,“近香许世闻”指的是这些生长在岩石间的小树和香草,即便是近距离也能感受到它们散发出的香气;“远秀绝人摘”则意味着即使是在远处观赏,这些植物的秀美也是难以企及的。末尾两句“我身外云端,方兹喟行役”表达了诗人自己置身于这片景致之中,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力量,同时也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整首诗通过对山石与小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的顽强,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个人情感的投射。
天命诚有集,王业初惟艰。
剪商自文祖,夷项在兹山。
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威加昔运往,泽流今圣还。
尊祖颂先烈,赓歌安用攀。
绍成即我后,封岱出天关。
相送欲狂歌,其如此别何。
攀辕人共惜,解印日无多。
仙掌云重见,关门路再过。
双鱼莫不寄,县外是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