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桥道中三首·其三》
《石桥道中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卢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足根重茧寸心灰,故里田园好在哉。

晚浦横舟芳草远,废墙经雨小桃开。

须知鞭马骎骎去,不是寻春得得来。

多谢残年足公事,因将香火访天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石桥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足根重茧寸心灰”,以“重茧”形容行走之久,脚底生茧,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寸心灰”则暗示内心的疲惫与消沉,仿佛历经沧桑,心灵已变得苍老。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预示着接下来旅程的挑战。

“故里田园好在哉”一句,转折突显出诗人对故乡田园的怀念与向往,即使在外漂泊多年,心中仍怀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归宿的追寻。

“晚浦横舟芳草远,废墙经雨小桃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傍晚时分,江边停泊着小舟,远处芳草萋萋,生机盎然;经过雨水洗礼的废弃墙垣上,小桃树悄然绽放,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不息的感慨。

“须知鞭马骎骎去,不是寻春得得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深知前行的道路虽艰难,但并非为了寻找春天般的美好,而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和追求。这句话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深刻理解。

最后,“多谢残年足公事,因将香火访天台”表明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能处理公务,闲暇之余,他将前往天台山参拜,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宗教信仰的尊重,也是对精神世界探索的一种表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理想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艰难旅途中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卢襄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杂感六首·其二

士生诵二典,恍若生唐虞。

升降奉玉帛,可否闻吁俞。

阙里得其传,功与造化俱。

孰知千载后,乃尊重译书。

(0)

龙门洞

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

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

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

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

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

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

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

(0)

东斋杂书十二首·其十二

学者学圣人,斯须不容苟。

百年乐箪瓢,千载仰山斗。

家庭盛弦诵,父子相师友。

但令书种存,勿愧耕垄亩。

(0)

化成院

翠围至化成,七里几千盘。

肩舆掀泞淖,叹息行路难。

缘坡忽入谷,蜒蜿苍龙蟠。

孤塔插空起,双楠当夏寒。

飞屐到上方,渐觉所见宽。

前山横一几,稻陂白漫漫。

肥僧大腰腹,呀喘趋迎官。

走疾不得语,坐定汗未乾。

高人遗世事,跏趺穴蒲团。

作此望尘态,岂如返巾冠。

日落闻鹿鸣,感我平生欢。

客游殊未已,芳岁行当阑。

(0)

醉中作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

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

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

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0)

夜意

孤梦初回夜气清,世尘扫尽觉心平。

月沉洲渚渔歌远,人语比邻绩火明。

独汲寒泉鸣细绠,静听漏鼓下高城。

悠然坐待东方白,却看轩窗淡日生。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