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墓》
《古墓》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石麟阙耳笋生苔,要读丰碑与客来。

精舍荒凉僧已出,瓦墙一朵佛桑开。

(0)
翻译
石麒麟的耳朵上长满了青苔,等待着有客人来一起阅读那座重要的碑文。
曾经热闹的僧舍如今已荒凉,僧人离去后,只剩下一朵佛桑在瓦墙上独自开放。
注释
石麟阙:石制的麒麟雕像。
耳:耳朵。
笋生苔:青苔滋生。
丰碑:重要的碑文。
客:来访者。
精舍:精致的僧舍。
荒凉:荒芜冷清。
僧已出:僧人已经离开。
瓦墙:用瓦片砌成的墙。
一朵:单独一株。
佛桑:佛教中的圣树,也叫佛手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遗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

"石麟阙耳笋生苔"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荒废古旧的场所。"阙"在这里指的是城楼或宫殿的门楼,而"耳笋"则是古建筑上常见的装饰,形状如同动物的角。这些曾经庄严宏伟的建筑现在已被苔藓所覆盖,这不仅展示了时间对物质的侵蚀,也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消逝。

"要读丰碑与客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阅读那些保存在石碑上的历史文字,了解过去的辉煌,而"与客来"则暗示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念和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精舍荒凉僧已出,瓦墙一朵佛桑开"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意境。"精舍"指的是寺庙,这里的"荒凉"形容词则传达了一种孤寂与废弃的氛围。而"僧已出"可能暗示着这座寺庙已经被遗忘,连曾在此居住修行的僧侣也不见踪影。最后一句中的"瓦墙"是对破败墙壁的描写,而"佛桑开"则是在这种荒凉中依旧绽放的自然之美,佛桑即榆树,这里的意象既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也不免让人感慨时光易逝。

这首诗以其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卷,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不禁对过往岁月产生深深的怀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其二

风声一夜下林端,遽作霜天十月寒。

三伏炎蒸不可过,北风栗烈亦何难。

人情何待常从缓,天令难移古不刊。

幸有布裘毡履在,雪深高卧更安闲。

(0)

题洪泽亭

三年淮海飘萍客,今日亭边再舣舟。

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

閒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

此世定知犹几至,遑遑奔走欲何求。

(0)

潘鲠奉议挽词

廉退辞荣早,清贫卜吉迟。

买山新兆域,从窆旧书诗。

松菊留三径,箪瓢遗两儿。

升堂旧宾客,执绋涕交颐。

(0)

腊日四首·其二

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

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

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

(0)

望女几雪

万戟高攒女几晴,卷帘初见雪峥嵘。

光迎晓日峰千叠,气入阴风夜五更。

晴色北临秦甸白,寒威东抱洛阳清。

坐看沟壑承馀泽,付与春田次第耕。

(0)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一

黼座方恭点,邦家付老臣。

颂歌民一口,形势国千钧。

富庶新田里,忠臣旧搢绅。

裴公恨不早,丘祷叹无神。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