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淮海飘萍客,今日亭边再舣舟。
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
閒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
此世定知犹几至,遑遑奔走欲何求。
三年淮海飘萍客,今日亭边再舣舟。
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
閒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
此世定知犹几至,遑遑奔走欲何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漂泊天涯、久居他乡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三年淮海飘萍客"表明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像水上的落叶无定所。"今日亭边再舣舟"则是说诗人今天又来到一处亭子旁边,准备重新启航。
接下来的两句"人似垂杨随日老,事如流水几时休"用了鲜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之感。人的青春像垂挂的柳丝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衰老,而世事则像奔腾不息的河流,无始无终。
"閒于万事常难得,仕以为生最拙谋"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为官做事的困顿感受。诗人认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而以仕途作为生活的手段则显得尤其笨拙无力。
最后两句"此世定知犹几至,遑遑奔走欲何求"诗人似乎在自问,在这个纷扰不断的世界中,我们究竟还能坚持到哪一刻,又是在追逐什么。"遑遑"形容急促而无序的样子,显露出诗人内心的急迫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以及世事纷扰的深刻体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与困惑,以及对于未来所持的不确定感。
使回挥橐试从容,诗在腰围瘦减中。
金重内分知带赤,花明殿后映鞓红。
闻呼巧匠重陶写,好称朝章答化工。
更待狨鞯印如斗,转庵元是有家风。
沧浪之居苏子美,沧浪之水仅清泚。
阖庐城中今何年,宛转依稀无乃是。
石凿凿兮岸靡靡,紫荇浮烟复云委。
林空鸣禽时感耳,我亦为渠聊步屣。
千古万古一长史,非网打尽那得尔。
清风明月谁匪闲,同游之者子周子。
青春已深炫桃李,寒食清明数日里。
沧浪之水不可比,沧浪之歌不可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