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宫春.送子万弟入都次梁棠村先生送舍弟南归原韵》
《汉宫春.送子万弟入都次梁棠村先生送舍弟南归原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汉宫春

此际东吴,正黄菊离披,紫螯郭索。

作装底急,使我伤于哀乐。

西堂夜话,算曾经、几番晦朔。

又来朝,河桥判袂,匆匆弟酬兄酢。昔日扬乌项橐。

须臾吾已老,凤飘鸾泊。乌衣门巷,变做豆花篱落。

半生牧豕,问何年,离蔬释屩。

喜余季,来春花暖,休恨一官禄薄。

(0)
鉴赏

这首《汉宫春》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名为“送子万弟入都次梁棠村先生送舍弟南归原韵”。词中以送别之情为主线,描绘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词的开篇即点明时令与景物,“此际东吴,正黄菊离披,紫螯郭索”,以秋日的黄菊和螃蟹的丰收景象,渲染出一种丰收而略带离别的氛围。接着,“作装底急,使我伤于哀乐”一句,表达了送行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弟弟即将踏上新旅程的喜悦。

“西堂夜话,算曾经、几番晦朔”回忆了兄弟间往昔的相聚时光,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又来朝,河桥判袂,匆匆弟酬兄酢”则描绘了送别场景,兄弟间依依不舍,酒宴上相互酬酢,充满了深情。

“昔日扬乌项橐。须臾吾已老,凤飘鸾泊。”这一句通过引用古代故事,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乌衣门巷,变做豆花篱落。半生牧豕,问何年,离蔬释屩。”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变化和个人经历的沧桑,暗示了人生的不易与变化。

最后,“喜余季,来春花暖,休恨一官禄薄。”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希望弟弟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有所作为,不必为官职的高低而遗憾。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夜卧中庭

一榻清风不用钱,卧看万里泬寥天。

明星落落才数十,孤月亭亭照大千。

但见衣襟如泼水,不知身世是何年。

可怜玉兔空辛苦,捣药终宵那得眠。

(0)

呈梅林颜宗之

阳峰一别十馀载,今日南关始见君。

龟范马图俱寂寂,兽蹄鸟迹正纷纷。

官名已逸归郯子,竹纪终须入汲坟。

造物无情余辈老,后生谁可托斯文。

(0)

初六早过后浦庄

秋晚村庄憩,青山对掩扉。

轻风随步屧,残露湿征衣。

水满菰蒲乱,田荒鹳鹤飞。

欲行还小立,旅思重依依。

(0)

次韵寄苏仲质

十年前事付流水,清梦悠悠何处寻。

老去谁怜三献玉,生来不受四知金。

穷途赖有陈雷友,大雅应殊郑卫音。

俗子纷纷败人意,何时握手再论心。

(0)

次韵答公美二首·其一

幽居正傍小溪斜,想见樵风似若耶。

固有诗章舒眼界,可无药物助脾家。

追欢难共长沙酒,遣睡姑尝陆羽茶。

更祝安心为妙法,都将世事等空花。

(0)

登普济寺慈氏阁

柔远楼中俯市嚣,万家蚁聚汩尘劳。

此中更觉楼低小,佛界由来著眼高。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