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际东吴,正黄菊离披,紫螯郭索。
作装底急,使我伤于哀乐。
西堂夜话,算曾经、几番晦朔。
又来朝,河桥判袂,匆匆弟酬兄酢。昔日扬乌项橐。
须臾吾已老,凤飘鸾泊。乌衣门巷,变做豆花篱落。
半生牧豕,问何年,离蔬释屩。
喜余季,来春花暖,休恨一官禄薄。
此际东吴,正黄菊离披,紫螯郭索。
作装底急,使我伤于哀乐。
西堂夜话,算曾经、几番晦朔。
又来朝,河桥判袂,匆匆弟酬兄酢。昔日扬乌项橐。
须臾吾已老,凤飘鸾泊。乌衣门巷,变做豆花篱落。
半生牧豕,问何年,离蔬释屩。
喜余季,来春花暖,休恨一官禄薄。
这首《汉宫春》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名为“送子万弟入都次梁棠村先生送舍弟南归原韵”。词中以送别之情为主线,描绘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词的开篇即点明时令与景物,“此际东吴,正黄菊离披,紫螯郭索”,以秋日的黄菊和螃蟹的丰收景象,渲染出一种丰收而略带离别的氛围。接着,“作装底急,使我伤于哀乐”一句,表达了送行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弟弟即将踏上新旅程的喜悦。
“西堂夜话,算曾经、几番晦朔”回忆了兄弟间往昔的相聚时光,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又来朝,河桥判袂,匆匆弟酬兄酢”则描绘了送别场景,兄弟间依依不舍,酒宴上相互酬酢,充满了深情。
“昔日扬乌项橐。须臾吾已老,凤飘鸾泊。”这一句通过引用古代故事,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乌衣门巷,变做豆花篱落。半生牧豕,问何年,离蔬释屩。”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变化和个人经历的沧桑,暗示了人生的不易与变化。
最后,“喜余季,来春花暖,休恨一官禄薄。”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希望弟弟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有所作为,不必为官职的高低而遗憾。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