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寄苏仲质》
《次韵寄苏仲质》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十年前事付流水,清梦悠悠何处寻。

老去谁怜三献玉,生来不受四知金。

穷途赖有陈雷友,大雅应殊郑卫音。

俗子纷纷败人意,何时握手再论心。

(0)
翻译
十年前的事情已随流水消逝,清幽的梦境又该去哪里追寻。
年华老去,又有谁会欣赏我如玉般的才华,一生清白不沾世俗金银。
在困厄的境遇中,幸亏有像陈雷这样的朋友支持,高雅的艺术应该远离郑卫那样的靡靡之音。
庸俗之人纷纷扰扰,何时能与知己再次坦诚相对,共论心意。
注释
十年前事:过去的往事。
付流水:流逝消散。
清梦:清幽的梦境。
何处寻:去哪里寻找。
老去:年华老去。
三献玉:比喻高尚的才情或品德。
不受:不接受。
四知金:指世俗的金钱,意为清廉。
穷途:困境。
赖有:幸亏有。
陈雷友:比喻知己好友。
大雅:高雅的艺术。
郑卫音:指低俗的音乐,如郑国和卫国的音乐。
俗子:庸俗之人。
纷纷:众多且杂乱。
败人意:使人沮丧。
何时:什么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的作品,名为《次韵寄苏仲质》。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怀旧和友情深厚的诗句。

“十年前事付流水,清梦悠悠何处寻。” 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无限留恋与追忆之情。时间如同河水般流逝,昔日的点滴记忆犹如清澈的梦境,现在却难以寻觅。

“老去谁怜三献玉,生来不受四知金。”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三献玉、四知金,都是古代官员升迁或赏赐的象征,但诗人表达出即使到了老年,也没有人怜悯他的清廉;生来就不接受世俗的金钱和物质诱惑。

“穷途赖有陈雷友,大雅应殊郑卫音。” 这两句表明在困顿之时,依然能够得到朋友的帮助。陈雷、大雅、郑卫,这些名字可能是诗人身边真实存在的朋友,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如同晴天中的雷鸣,为诗人的心灵带来了力量。

“俗子纷纷败人意,何时握手再论心。”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世态炎凉、人心难测的感慨。俗子指的是那些普通人,他们的行为和言语常常会伤害他人的情感和初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重聚与深入交心之时机的期待,希望能够找到真正能共鸣的人,以便再次握手,共同探讨内心的真实想法。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对功名利禄的超然,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怀念深厚友情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东林愿禅师院

与世渐无缘,身心独了然。

讲销林下日,腊长定中年。

磬绝朝斋后,香焚古寺前。

非因送小朗,不到虎溪边。

(0)

秋日北固晚望二首·其一

风含远思翛翛晚,日照高情的的秋。

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

(0)

杂歌谣辞.步虚词

青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

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朱点周易。

(0)

途中寄徐录事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离忧不堪比,旅馆复何如。

君又几时去,我知音信疏。

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

(0)

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屏欲除奢政返淳。

(0)

晦日重宴

芳辰重游衍,乘景共追随。

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

水叶分莲沼,风花落柳枝。

自符河朔趣,宁羡高阳池。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