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茅斋拥百城,未因俗客费将迎。
谈诗益觉言弥远,引剑难消意不平。
世事己如棋屡北,狂夫空论酒犹兵。
深山大泽多豺虎,何地幽栖学耦耕。
散发茅斋拥百城,未因俗客费将迎。
谈诗益觉言弥远,引剑难消意不平。
世事己如棋屡北,狂夫空论酒犹兵。
深山大泽多豺虎,何地幽栖学耦耕。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名为《同伯旃仲木过万为别驾草堂》。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拜访别驾草堂的情景,以及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散发茅斋拥百城,未因俗客费将迎”,开篇即以“散发”二字展现诗人洒脱不羁的形象,身处简陋的茅屋之中,却仿佛拥有千军万马般的精神气魄,不为世俗之客所累,不需花费心思去应酬。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之感。
颔联“谈诗益觉言弥远,引剑难消意不平”,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交谈中的深邃思想和内心的不平之气。在谈论诗歌时,他的话语愈发显得深远而难以穷尽,心中的不平之气似乎无法通过挥剑来化解,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颈联“世事己如棋屡北,狂夫空论酒犹兵”,诗人将世事比作棋局,多次失败,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多艰的感慨。同时,他自嘲为“狂夫”,虽空谈饮酒,实则内心充满斗争之意,反映出他在复杂社会中的挣扎与无奈。
尾联“深山大泽多豺虎,何地幽栖学耦耕”,诗人借深山大泽多豺虎的景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学习耦耕(两人并肩耕种)的生活方式,过上宁静自足的日子。这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舍家学道,争奈心魔。心中憎爱尤多。
心意如猿如马,如走如梭。
心生尘情竞起,纵顽心、不肯消磨。
心念恶罪,皆因心造,怎免阎罗。
奉劝专降心意,把胜心摧挫,如切如磋。
心若死灰,自是神气冲和。
真心无染无著,起慈心、更没偏颇。
心念善道,皆因心造,超越娑婆。
一片闲心,明洞达、天心无曲。
身未能轻举,权作道家梁屋。
壶内时看吞日月,世间不羡堆金玉。
任自□、虚幻转光阴,披红绿。丹砂井,黄金菊。
灵芝草,琅玕竹。对无情潇洒,有何荣辱。
大梦百年方外去,平生万事心头足。
向人间三度见河清,蟠桃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