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家学道,争奈心魔。心中憎爱尤多。
心意如猿如马,如走如梭。
心生尘情竞起,纵顽心、不肯消磨。
心念恶罪,皆因心造,怎免阎罗。
奉劝专降心意,把胜心摧挫,如切如磋。
心若死灰,自是神气冲和。
真心无染无著,起慈心、更没偏颇。
心念善道,皆因心造,超越娑婆。
舍家学道,争奈心魔。心中憎爱尤多。
心意如猿如马,如走如梭。
心生尘情竞起,纵顽心、不肯消磨。
心念恶罪,皆因心造,怎免阎罗。
奉劝专降心意,把胜心摧挫,如切如磋。
心若死灰,自是神气冲和。
真心无染无著,起慈心、更没偏颇。
心念善道,皆因心造,超越娑婆。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赠宋何二先生》是一首词,以修行者的心境为题材,通过比喻和劝诫,表达了对放下执着、修炼内心的追求。词中以“舍家学道”开篇,揭示了主人公为了追求精神境界而放弃世俗生活的决心。然而,“心魔”一词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内心挣扎,尤其是“心中憎爱尤多”,反映出情感纠葛的复杂。
“心意如猿如马,如走如梭”形象地描绘了人心的纷乱与难以驾驭,如同猿猴跳跃、马匹奔腾,快速而难以平静。接下来,词人强调了心念尘情的危害,即使有“顽心”也不愿消磨,这表明修行之路并非易事。
“心念恶罪,皆因心造,怎免阎罗”进一步揭示了因果报应的思想,指出心念决定了行为的结果,想要避免地狱之苦,必须净化心灵。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劝导,倡导将胜心“摧挫”、“如切如磋”,即通过不断磨砺来平息内心的斗争。当“心若死灰”时,意味着心境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平静状态,神气自然“冲和”。最后,词人强调真心无染无著,只有起慈悲之心,不偏不倚,才能达到超越世俗(“娑婆”)的境地。
整首词以修行者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人心的复杂与修行的艰难,寓教于词,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