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径争穿,珠帘屡认。正逢梅雨芹泥润。
画梁无处可安巢,玉纤为把花枝衬。
社日才来,端阳已近。寻巢为甚偏迟钝。
算来一似凤鸾期,蹉跎渐觉无真信。
花径争穿,珠帘屡认。正逢梅雨芹泥润。
画梁无处可安巢,玉纤为把花枝衬。
社日才来,端阳已近。寻巢为甚偏迟钝。
算来一似凤鸾期,蹉跎渐觉无真信。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踏莎行》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生动画面。"花径争穿"和"珠帘屡认"展现出花朵盛开、蝴蝶穿梭于花间的情景,而"梅雨芹泥润"则暗示了时节正值梅雨季节,土壤湿润适宜生物活动。接下来的"画梁无处可安巢"暗示了燕子或其他鸟类寻找筑巢之地的困难,而"玉纤为把花枝衬"则可能是女子以纤细的手指轻抚花朵,增添了几分女性的柔美。
"社日才来,端阳已近"点明了时间的流转,社日和端午节接踵而至,然而"寻巢为甚偏迟钝"则表达了对鸟儿迟迟未能完成筑巢的关切,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算来一似凤鸾期,蹉跎渐觉无真信"借凤鸾比喻美好的期待,感叹等待中的不确定性和期望落空的无奈,流露出淡淡的失落情绪。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观察,以及对生活节奏和情感变化的敏感捕捉。
网得西施,一镜娇波,春藏若邪。
记豆蔻窗前,眉棱替月,荑苗槛侧,脸晕烘霞。
昨夜星辰,今朝帘幕,小梦微醒共品茶。
人何在,把春边恩怨,变作秋华。相看不算天涯。
祗画里真真是一家。
甚窥奁青鸟,来时见汝,隔窗鹦鹉,无计瞒他。
麝死留脐,龙飞出骨,悔却多情一念差。
思量甚,咒药阑春雨,不长灵牙。
两重心,三五夕,江上翠楼倚。
皱冷西风,吹梦不成水。
那时睡著鸳鸯,采香人过,也偷避、曲阑干底。
忍拚弃。画中双桨盈盈,湘月薄于纸。
团扇轻分,桃叶未妨姊。
剧怜听雨湾头,花花叶叶,恁没个、鲤鱼红尾。
曳长江、海不回头,万木向空悬。
只僧边磬冷,鸟边旗矗,塔上诗镌。
横览南徐北固,一叶渺吞天。
足底鼋鼍泣,日黯重渊。
拍遍阑干无恙,尽门开半壁,戍鼓楼船。
叹六龙去后,碧血照鲸川。
数第一、功名何在,响天风、吹顶发三千。
沉吟久,坠岩星斗,应待焦先。
望长安、一囊书剑,匆匆几度寒暑。
忧来何事堪消遣,托意麝煤琼楮。乡梦苦。
记每到、愁时但恨风和雨。凄悽楚楚。
算零落天涯,二三知己,便足慰羁旅。
梁园暮,蓦地闻君才富。吟怀澄澈如许。
邹枚韵事今安在,碌碌大都尘土。君记取。
看寂寞、当时谁是骚坛主。英华含咀。
喜风雅今存,阿龙年少,可许共挥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