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嘘阳和,嘉辰践良会。
梅花十三本,诸生八九辈。
仪瞻圣哲像,摩挲敦□器。
韩书展孤拓,朱注玩残字。
密薰多古香,默识欲神契。
少焉命殽核,山厨盛腊味。
美绝洪都酒,藉甚中丞菜。
盘匜寓文献,饮瞰□训诲。
夫子山斗姿,谭谐弥温蔼。
一座皆尽欢,小子尤烂醉。
堂前风煽春,帘外山横翠。
吟继衢樽图,关闽两盛事。
隆冬嘘阳和,嘉辰践良会。
梅花十三本,诸生八九辈。
仪瞻圣哲像,摩挲敦□器。
韩书展孤拓,朱注玩残字。
密薰多古香,默识欲神契。
少焉命殽核,山厨盛腊味。
美绝洪都酒,藉甚中丞菜。
盘匜寓文献,饮瞰□训诲。
夫子山斗姿,谭谐弥温蔼。
一座皆尽欢,小子尤烂醉。
堂前风煽春,帘外山横翠。
吟继衢樽图,关闽两盛事。
这首诗描绘了在隆冬时节,诗人与友人在致用堂相聚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渴望,以及对知识的追求与享受。从“隆冬嘘阳和,嘉辰践良会”开始,诗人便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庄重的聚会氛围。梅花盛开,诸生齐聚,共同缅怀圣哲,探讨学问,品读经典,感受古人的智慧与精神。
“仪瞻圣哲像,摩挲敦□器。韩书展孤拓,朱注玩残字。”这一句展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之情,通过瞻仰圣哲画像,触摸历史遗物,研读韩文孤本,细读朱熹注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与理解。
随后,“密薰多古香,默识欲神契。”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沉浸与感悟,通过沉浸在古香之中,默默记忆,试图与古人达成心灵上的共鸣。
宴会开始后,“少焉命殽核,山厨盛腊味。美绝洪都酒,藉甚中丞菜。”描述了丰盛的宴席,美酒佳肴,体现了主人的热情与慷慨。洪都酒与中丞菜的美名,更增添了宴会的雅趣。
“盘匜寓文献,饮瞰□训诲。”这一句巧妙地将饮食与学习结合,通过餐桌上承载的知识与教诲,让宴会不仅是一场美食盛宴,更是精神的滋养。
最后,“夫子山斗姿,谭谐弥温蔼。一座皆尽欢,小子尤烂醉。”描绘了夫子(可能指孔子)的风采,以及整个聚会的欢乐氛围。孩子们尤其陶醉其中,表达了对知识与友谊的深深热爱。
“堂前风煽春,帘外山横翠。吟继衢樽图,关闽两盛事。”则以自然景色的描绘,烘托出聚会的愉悦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的文化氛围,以及对传统知识与文化的珍视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