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雁》
《早雁》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0)
注释
金河: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
秋半:八月。
虏弦开:指回鹘南侵。
云外:一作“云际”。
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
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莫厌:一作“好是”。
翻译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的画面,通过对金河、弦声、月光等自然元素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感悟。开篇“金河秋半虏弦开”两句,设定了一个边境地区的秋夜场景,其中“虏弦”指的是胡人的弓箭,“惊飞四散哀”则传达了一种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

接着“仙掌月明孤影过”,诗人借助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幽深的情境。紧接着“长门灯暗数声来”,则是对边塞夜晚哨兵巡逻时灯火微弱以及偶尔传来的号角之声的细腻描绘,增添了夜的静谧与战争的阴影。

诗人通过“须知胡骑纷纷在”提醒人们注意到胡人的马蹄声不断,表明战争的威胁始终存在。随后“岂逐春风一一回”则是对和平时光的一种怀念与向往。

最后两句“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诗人在描绘一种偏远人迹罕至的自然景观,其中“潇湘”指的是湖南一带,以多水著称,“菰米岸莓苔”则是对当地特有的水生植物及野果的形象描述,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于这片土地的一种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秋夜景色的刻画和战争氛围的渲染,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以及他对于战争与和平的复杂思考。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寄天香庵恬上人

门掩天香竹树丛,了无尘翳此心同。

东林社散图空在,南国山多梦不通。

白草秋閒支遁马,黄沙春断子卿鸿。

思君记得逢君处,一片归云海树空。

(0)

清夜辞·其十

百年兮一炊黍,万幻兮一浮沤。

吾不知兮此身,骑鲸兮醉游。

(0)

次玉箫台韵

莫便嗔人离此山,白云黄鹤云游还。

意行但任杖屦乐,别后岂忘诗酒欢。

不谓业风吹我脚,只将明月当君颜。

未知云水何时会,烟雨萧萧暗碧坛。

(0)

天师侍晨追封妙济真人林灵素像赞

大宋天师林侍晨,飞罡蹑纪召风霆。

四十五年人事足,中秋归去月三更。

(0)

澹庵

平生只要乐清虚,占断人间静处居。

古壁空悬三尺剑,幽窗闲却一床书。

远山喜色日初染,枯木凉声风自梳。

细嚼清闲滋味别,云霞收拾作粮储。

(0)

感物

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痫。

事业三杯酒,勋名九转丹。

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

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