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师侍晨追封妙济真人林灵素像赞》
《天师侍晨追封妙济真人林灵素像赞》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赞

大宋天师林侍晨,飞罡蹑纪召风霆。

四十五年人事足,中秋归去月三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shīshìchénzhuīfēngmiàozhēnrénlínlíngxiàngzàn
sòng / báichán

sòngtiānshīlínshìchénfēigāngnièzhàofēngtíng

shíniánrénshìzhōngqiūguīyuèsāngèng

翻译
大宋时期的天师林侍晨,施展法术召唤风雨雷电。
他已经五十多岁,人生经历丰富,中秋节夜晚准备回家,时值三更天。
注释
大宋:指北宋或南宋时期。
天师:道教中的高级道士。
林侍晨:诗人提到的具体人物。
飞罡:道教术语,指飞行的法力。
蹑纪:追踪宇宙法则。
召风霆:召唤风雨雷电。
人事足:经历丰富,人生阅历多。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
归去:回家。
月三更:深夜,约在十一时至一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天师侍晨追封妙济真人林灵素像赞》。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以及对林灵素这个人物的赞美。

"大宋天师林侍晨,飞罡蹑纪召风霆。"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道教天师在清晨进行某种仪式的情景,"飞罡蹑纪"指的是道教中的法术,能够呼风唤雨,显示出这位天师的神通广大和道法高深。

"四十五年人事足,中秋归去月三更。"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林灵素四十五年的修行感到满足,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中秋之夜返回的宁静氛围,"月三更"指的是夜晚的三更时分,即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这段时间通常是最为寂静的。

整首诗通过对林灵素的赞美和对道教修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水龙吟.怀雪香季妹

瘦红庭院销魂,离心恰比梅心苦。

无穷山色,无情杜宇,催人归去。

前度分携,今番别恨。鬓霜千缕。

更那堪、一抹裙腰芳草,又还认,来时路。

依稀雁行联袂,忆曾向,啸台同步。

篱外吹香,帘边伴影,素蟾初吐。

何事多情,和天也妒,竟成睽阻。

这相思、何日重来花底,对伊家诉。

(0)

蝶恋花

眉淡衫轻春思乱。不怪无情,翻受多情绊。

怕上层楼凝望眼。落花飞絮终朝见。

钗凤暗敲双股断。划损雕栏,一一相思遍。

香袅兽炉空作篆,荼縻开谢闲庭院。

(0)

清平乐

青苔庭院。梁畔呢喃燕。飞向风前试新剪。

蹴落杨花几片。无情春色偷归。等闲断送芳菲。

独剩夜阑明月,影来扶上花枝。

(0)

鹧鸪天.和外,咏柳

叶叶撩人太瘦生。枝枝荡漾最轻盈。

长堤驿路随云断,小阁疏帘伴月明。

邀舞燕,住啼莺。风流张绪是多情。

几回欲寄回文字,万缕千丝织未成。

(0)

调笑令

缱绻。双星灿。浪说乌填营室畔。人间天上情应判。

只觉徒增诋讪。洁清织女停梭怨。词客从今须辨。

(0)

菩萨蛮

绿杨深处黄鹂坐。苍苔门巷无人过。帘卷接湖光。

六桥车马忙。锦塘花历乱。云拥雷峰暗。

触绪抚瑶琴。澄怀一寄心。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