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天香庵恬上人》
《寄天香庵恬上人》全文
宋 / 白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门掩天香竹树丛,了无尘翳此心同。

东林社散图空在,南国山多梦不通。

白草秋閒支遁马,黄沙春断子卿鸿。

思君记得逢君处,一片归云海树空。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白珽所作,名为《寄天香庵恬上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佛家清净之境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门掩天香竹树丛,了无尘翳此心同。”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庙景象,天香庵被竹树环绕,门扉紧闭,远离尘世的喧嚣,作者的心灵与这片清净之地相通。

“东林社散图空在,南国山多梦不通。”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所处之地的遥寄之情。东林社是宋代诗人苏轼曾居住的地方,这里提及可能是为了借用其文化象征意义,表示对知识与友谊的珍视。而“南国山多梦不通”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深,虽然山水相隔,但心灵上的沟通永存。

“白草秋閒支遁马,黄沙春断子卿鸿。”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白草和黄沙都是边塞的景象,作者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思君记得逢君处,一片归云海树空。” 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之表达。尽管身在异乡,但每当想起朋友时,心中就会浮现出他们相遇的地方,那一片归云,就如同作者的心境,自由而又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友情、佛理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白珽
朝代:宋   字:廷玉   籍贯:元钱塘(今杭州)   生辰:1248—1328

白珽(1248—1328),字廷玉,元钱塘(今杭州)人。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白珽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猜你喜欢

除夕二首丙子·其二

不尽栖迟意,还深儿女情。

隐何论大小,术已厌纵横。

敝帚藏家重,寒灰置道轻。

不须吹玉律,春傍酒杯生。

(0)

友人新斋

草构方除旧,蓬门今始开。

春衣黄似柳,岁酒碧于苔。

野水从傍引,山花取次栽。

孔融新第宅,张俭又轻来。

(0)

南楼令

细雨锁连朝。梨花香暗消。醉瞢腾、情绪无聊。

好梦又教莺唤起,将一枕、绿云抛。带减旧围腰。

谁怜腕玉销。甚心情、螺黛重描。

桃李不知人意懒,犹只是、趁春娇。

(0)

南乡子

寂寞又黄昏。小院无人半掩门。

最是难忘离别夜,销魂。红烛无情照泪痕。

春色太撩人。月过西廊夜已分。

漫取玉樽聊自醉,醺醺。茶热香残被未温。

(0)

台城路.感怀

梦中冉冉韶华度,情怀迥非畴息。

命也如何,时哉不与,底事十年为客。人情阅历。

叹火暖冰寒,自怜心迹。

莫怪东风,岭梅枝各向南北。真言不醒顽石。

纵诗书千卷,何用今日。

庸福如人,虚名老我,半世穷愁消得。青衫泪湿。

恨瑟柱添胶,琴材被炙。厚薄前因,料难增寸尺。

(0)

菩萨蛮.病起

日长深院垂帘幕。夕阳芳草愁心搁。才换夹衣裳。

轻红杏子衫。匆匆春去候。人病偏消瘦。

不敢敛双蛾。含颦对镜多。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