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痫。
事业三杯酒,勋名九转丹。
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
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
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痫。
事业三杯酒,勋名九转丹。
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
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
这首诗名为《感物》,出自北宋词人白玉蟾之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和事业的深刻感悟。
“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痫。”开篇两句,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捕捉到了春夜月光下柳树轻柔的姿态,以及微风吹过时花瓣轻舞的情景。在这里,“瘿”指的是柳枝间结成的小球形物,而“痫”则是古代对花瓣飘落的一种生动描写。诗人通过月光与风力的交织,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事业三杯酒,勋名九转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事业成就与精神追求的渴望。“三杯酒”象征着轻松愉快的创作状态,“勋名九转丹”则暗指通过不断地努力和修炼,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这两句传递出诗人对于事业和个人修养的执着追求。
“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此处,“神凄身外蝶”用蝴蝶比喻灵魂或心志超脱于世俗之外,而“梦黯镜中鸾”则是诗人借鉴古代传说中能够在水面或镜中看到龙凤的形象,表达了对高洁、神秘境界的向往。两句共同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状态。
“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末联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生命中的真理与价值。“金堪”可能指的是珍贵如金的知识或智慧,“玉可餐”则是比喻高洁无暇的事物是否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营养。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知识、品格和精神食粮的深切追问。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事业成就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感悟。
涌出沧溟外,孤高色更佳。
气通丹穴雾,光映赤城霞。
碧嶂横遥汉,红泉落断厓。
沙墩尽鹾户,茅屋半渔家。
坠石藤还络,尖峰树不遮。
林昏腾蜃气,浪捲露鲸牙。
烽起狼烟直,帆翻海舶斜。
平沙层作籀,咸土润生花。
晚渡喧商旅,严城沸鼓笳。
独行惟雁鹜,四顾尽蒹葭。
蓬岛知何处,乡园望转赊。
离心正欲绝,霜角起呕哑。
楼阁卧龙颠,良宵境更偏。
琼崖明霁雪,綵树散春烟。
瑞气连蓬岛,欢声动市廛。
灵区真胜绝,游客竞喧阗。
侧径攒珠履,平坡散锦鞯。
鼓钟喧下界,灯火灿中天。
风引仙韶远,花随舞妓旋。
香云同馥郁,人月共婵娟。
乱沸笙歌海,高张锦绣筵。
千门同胜集,四野乐丰年。
生意同群卉,妖氛净八埏。
升平端可颂,会合况词仙。
曾郎未老清如竹,高节翛然出尘俗。
风流堪继王子猷,城居宛若山阴曲。
道人清白掀脩眉,巾舄近托山中游。
锦胸吞吐嶰谷月,彩毫移得潇湘秋。
长枝潇洒美如玉,密叶?毵一庭绿。
拂月翻疑翡翠巢,倚云应借鸳鸯宿。
虚心劲直凌雪霜,异态向背仍低昂。
清风拂地玄鹤舞,太阴作雨苍龙翔。
初闻九疑湘水立,夜深瑶瑟英皇泣。
何似高堂五月寒,数竿犹带春烟湿。
又闻老逋守湖州,此筠价重珊瑚钩。
当时必待苏仙句,星斗堕地天人愁。
多君诗画爱奇绝,笔下蛟龙出溟渤。
明日苍江钓巨鳌,长枝好拂扶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