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赭山》
《登赭山》全文
明 / 朱纯   形式: 排律

涌出沧溟外,孤高色更佳。

气通丹穴雾,光映赤城霞。

碧嶂横遥汉,红泉落断厓。

沙墩尽鹾户,茅屋半渔家。

坠石藤还络,尖峰树不遮。

林昏腾蜃气,浪捲露鲸牙。

烽起狼烟直,帆翻海舶斜。

平沙层作籀,咸土润生花。

晚渡喧商旅,严城沸鼓笳。

独行惟雁鹜,四顾尽蒹葭。

蓬岛知何处,乡园望转赊。

离心正欲绝,霜角起呕哑。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赭山之壮丽景象与诗人登临时的深切感受。首句“涌出沧溟外,孤高色更佳”以磅礴之势开篇,将赭山从大海中拔地而起的雄伟形象展现出来,其独立于世的高峻与独特的色彩令人赞叹。接下来的“气通丹穴雾,光映赤城霞”两句,通过想象中的丹穴之雾与赤城之霞,进一步渲染了赭山的神秘与辉煌。

“碧嶂横遥汉,红泉落断厓”描绘了山峦连绵,碧绿的山峰横跨天际,红色的泉水从悬崖上飞泻而下,展现出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壮丽画卷。随后,“沙墩尽鹾户,茅屋半渔家”则转向对山脚下村落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坠石藤还络,尖峰树不遮”描绘了山间石块与藤蔓交织,尖峭的山峰上树木稀疏,自然景观与生命力的交织。接下来的“林昏腾蜃气,浪捲露鲸牙”则通过想象中的蜃气与海浪,营造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

“烽起狼烟直,帆翻海舶斜”描绘了战争与航海的场景,展示了赭山在历史变迁中的角色。最后,“平沙层作籀,咸土润生花”以平沙和湿润的土壤为背景,象征着生命的孕育与繁衍。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赭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朱纯
朝代:明

朱纯(1417—1493),字克粹,号肖斋,自号龟峰识字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礼焉,钦授翰林院简讨召修。正统元年官兵科给事中,后刑科给事中。曾与罗颀、张浩等结“鉴湖吟社”,著有《淘铅集》、《驴背集》、《自怡集》、《农余杂言》等。
猜你喜欢

冬夜独坐

庭幽蛰谈口,烛尽辍书卷。

墙外醉客喧,堪憎更堪羡。

(0)

即事

早知色外本无身,不踏阎浮末世尘。

说与达多何用许,如来元自等冤亲。

(0)

信步

信步独幽寻,春山野雾深。

鸟啼如唤仆,泉响似鸣琴。

日暖草争秀,风狂花不禁。

却嫌荒僻地,无酒与春斟。

(0)

山行·其三

旆旆黄茆泼眼明,荒郊尽日绝人行。

谁知气象萧条处,剩有山川可鼎烹。

(0)

边烽既息穑事告登歌以五十六字用和击壤

见说边头事已宁,捷书复得寿春城。

从来方面多豪杰,均与朝廷系重轻。

枣实虽红休北顾,稻花垂白近西成。

民无饥色添欢色,气象方才似太平。

(0)

游愚堂

闻说名园尚修竹,花压颓垣笋穿屋。

雨痕半掩壁间题,饥鼠跳梁狐昼啼。

前人已为后人笑,后人更使谁人悼。

呜呼全盛几时奈衰何,古人兴废何其多。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