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不减昨夜好,秋霁家家夜饭早。
蔓青芋子白酒香,土门竹舍黄花老。
农谈悠悠静可听,皆说官家今太平。
斗斛上仓不过概,差船点马无兼丁。
翁哺弱孙妇抱子,依依相对桑麻里。
我愿明月长此光,不照离愁照欢喜。
月夜不减昨夜好,秋霁家家夜饭早。
蔓青芋子白酒香,土门竹舍黄花老。
农谈悠悠静可听,皆说官家今太平。
斗斛上仓不过概,差船点马无兼丁。
翁哺弱孙妇抱子,依依相对桑麻里。
我愿明月长此光,不照离愁照欢喜。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乡村生活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家家户户早早结束晚饭的情景,以及村民们在月下悠闲自得地交谈,谈论着国家的太平盛世。诗中提到的蔓青、芋子和白酒,以及土门竹舍中的黄花,都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让人仿佛能闻到食物的香气,感受到自然的美丽。
“农谈悠悠静可听”,这句话不仅表现了村民们的谈话声在月夜下的宁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也暗示了他们生活的简单与满足。接着,“皆说官家今太平”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安定的赞美。
“斗斛上仓不过概,差船点马无兼丁”这两句描述了粮食丰收、交通顺畅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而“翁哺弱孙妇抱子,依依相对桑麻里”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老人照顾着年幼的孙子孙女,一家人和谐共处,其乐融融。
最后,“我愿明月长此光,不照离愁照欢喜”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安宁、幸福的生活能够持续下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朝时期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幸福,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稳定的赞颂。
彩霞丽空覆蓬岛,璚楼昼锁春风好。
海波不动羽轮轻,霞佩云裾自颠倒。
徐郎消息真未真,如何却许童男到。
一杯晓露咽琼浆,两袂天香拾瑶草。
不省仙宫日月长,但凭青鸟归来早。
秦皇汉武空复情,萧飒麻姑霜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