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雀砚》
《铜雀砚》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歌舞人已死,台殿栋已倾。

旧基生黑棘,古瓦埋深耕。

玉质先骨朽,松栋为埃轻。

筑紧风雨剥,埏和铅膏精。

不作鸳鸯飞,乃有科斗情。

磨失沙砾粗,扣知金石声。

初求畎亩下,遂厕几席清。

入用固为贵,论古莫与并。

端溪割紫云,空负世上名。

韩著毛颖传,何独称陶泓。

傥以较岁年,泓当视如兄。

(0)
翻译
歌舞的人已经逝去,昔日的台殿只剩残垣断壁。
古老的根基上长出了黑色荆棘,古瓦深埋在田野的泥土中。
精美的玉石已化为白骨腐朽,松木搭建的梁柱也被风尘侵蚀变得轻盈。
坚固的建筑经风雨剥蚀,匠人们精心制作的铅膏也已磨损。
不再有鸳鸯双飞的景象,只剩下科斗虫的痕迹。
磨砺后的沙砾变得细腻,敲击时能发出金石般的声响。
起初它只是田间寻常之物,后来却成为洁净几席的一部分。
被使用后价值倍增,论历史地位无人能及。
端溪的紫色石砚有名无实,徒有世间的美名。
韩愈的《毛颖传》为何只赞美陶泓,这是个疑问。
如果比较它们的历史悠久,或许陶泓应被视为兄长。
注释
歌舞:歌舞升平的景象。
栋已倾:形容建筑物破败。
科斗:古代一种像甲壳虫的昆虫,这里象征古老的事物。
陶泓:古代的一种砚台,以其质地优良而著名。
鉴赏

梅尧臣的《铜雀砚》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铜雀砚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首句“歌舞人已死,台殿栋已倾”,以铜雀台的荒凉景象起笔,暗示了繁华逝去,人事变迁。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旧基生黑棘,古瓦埋深耕”描绘了遗址的破败,展现出岁月的侵蚀。

诗人进一步借砚台材质的衰朽——“玉质先骨朽,松栋为埃轻”,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和对时光无情的感叹。铜雀砚在风雨中剥蚀,“筑紧风雨剥,埏和铅膏精”,形象地展示了砚台的坚韧与历史痕迹。然而,尽管砚台不再用于书写鸳鸯般的美好,却仍有“科斗情”,象征着其承载的文化价值。

“磨失沙砾粗,扣知金石声”赞美了砚台质地的坚硬,即使磨损,仍能发出金石般的响亮,暗示其品质之高。诗人将砚台置于田间,虽处低位,却依然保持清洁,“初求畎亩下,遂厕几席清”。这表明砚台虽平凡,但其内在价值不凡。

最后,诗人对比铜雀砚与端溪砚,认为铜雀砚虽然有名于世,但比起端溪砚,其价值或许略逊一筹。“端溪割紫云,空负世上名”,暗指铜雀砚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韩著毛颖传,何独称陶泓”,引用典故,指出砚台的价值在于其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名声。诗人以“泓当视如兄”结尾,表达出对铜雀砚的尊重和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铜雀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蛛网

深山无水又无人,晒网摊罾夺日明。

却是蜘蛛遭积雨,经纶家计趁新晴。

(0)

晓登多稼亭三首·其二

雨前田亩不胜荒,雨后农家特地忙。

一眼平畴三十里,际天白水立青秧。

(0)

拾柏子

皱壳倾来紫麦新,中藏琼米不胜珍。

胡桃松实何曾吃,却嚼秋风柏子仁。

(0)

夜坐二首·其一

绣帘无力护东风,烛影何曾正当红。

兽炭貂裘犹道冷,梅花不易玉霜中。

(0)

舟中夜坐

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篷。

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

(0)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其一

鹄袍林里过芳辰,闻道春来不识春。

及至识春春已老,于中更老是诗人。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