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星岩磨厓题名歌》
《七星岩磨厓题名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七星化作七芙蓉,斗柄乃是玉屏峰。

中有夹天千尺峡,天开一罅烟重重。

振策飞厓同我友,摩挲怪石云濡手。

心怜绝壁势争雄,欲得蛟螭字如斗。

君也今之顾八分,石经瘦劲汝其伦。

墨气淋漓山鬼泣,无端破我苍苔痕。

白石肌肤如玉雪,磨砻欲出巨灵血,数声斧外何清越。

石工一字一螺金,丁丁日夕愁穿穴。

石火射人光不寒,为君留得冰雪肝。

姓名他日谁不朽,置身且学此峰峦。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七星岩磨厓题名歌》。诗中描绘了七星岩的壮丽景色与自然之美,以及对石刻艺术的赞叹。

首先,诗人以“七星化作七芙蓉,斗柄乃是玉屏峰”开篇,将七星岩的奇景比作七朵盛开的荷花,斗柄则象征着如同玉屏般的山峰,形象地展现了七星岩的壮观景象。

接着,“中有夹天千尺峡,天开一罅烟重重”描绘了峡谷的险峻与神秘,天空中裂开的一道缝隙,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

“振策飞厓同我友,摩挲怪石云濡手”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仿佛与山石成为了朋友,触摸怪石时,云雾沾湿了手,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心怜绝壁势争雄,欲得蛟螭字如斗”通过“蛟螭”这一神话中的生物,比喻石刻艺术的雄伟与力量,表达了诗人对石刻艺术的赞美之情。

“君也今之顾八分,石经瘦劲汝其伦”提到“顾八分”,即指汉代著名书法家顾长康的书法风格,诗人以此来赞美石刻艺术的瘦劲有力,与顾八分的书法相媲美。

“墨气淋漓山鬼泣,无端破我苍苔痕”描绘了石刻艺术的墨迹浓重,仿佛连山中的鬼神都为之动容,甚至破坏了原本的苍苔痕迹,强调了石刻艺术的震撼力。

“白石肌肤如玉雪,磨砻欲出巨灵血,数声斧外何清越”通过比喻,将白石比作玉雪,描述了石匠在石上磨砺的情景,仿佛巨灵的血液在流淌,斧声清越,展现了石匠技艺的高超。

“石工一字一螺金,丁丁日夕愁穿穴”形容了石工在石头上雕刻时的精细与艰难,每字如同黄金般珍贵,日夜劳作,愁于穿凿石穴。

“石火射人光不寒,为君留得冰雪肝”则赞美了石工的技艺如同石火般炽热,但其光芒并不寒冷,而是温暖人心,留下了一颗冰雪般纯净的心。

最后,“姓名他日谁不朽,置身且学此峰峦”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名字也能像这壮丽的山峰一样流传千古的愿望,同时鼓励人们学习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投身于自然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七星岩自然景观和石刻艺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艺术的崇敬,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李临淮太保惟寅席上

凌烟世业带河盟,手握风云护汉京。

几试韬钤无对垒,即论诗句亦长城。

朋簪夜散莲花幕,刁斗秋闲细柳营。

若向燕然磨片石,属铭宁复藉班生。

(0)

秋日泛泖因读先师莫中江之什忽又十五年感旧怀贤再赋呈唐明府君公·其一

秋风牛渚不堪过,回首游踪感怆多。

名手自传裙练在,壮心其柰佩刀何。

广陵无复闻流水,华表空知怨逝波。

稍解当年招隐意,湖天渺渺一渔蓑。

(0)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三

百感中来不自拈,侧身西望北峰尖。

论交云雨今方见,阅世阳秋晚更严。

危语逼人何咄咄,大言是处可炎炎。

闻君近发琅函秘,巳展红牙第几签。

(0)

贺湖州冯司李桢卿奏最

棘木春生彩凤来,使君身立九成台。

遥看紫气青齐接,近捧丹泥泽国开。

大树旌功高异代,御屏书迹卜三台。

若将墨妙论家法,翠竹苍筠未易材。

(0)

送周纂唐黄门予告归中州

清蒲何事补山龙,皂服绨衣说汉宫。

直节嶙峋看齿马,乡心迢递付冥鸿。

千峰秀接嵩花室,五月炎消郢雪中。

明主怀贤方侧席,肯容姬衮久居东。

(0)

送张璇源郡侯入觐

两都词赋两岐歌,神爵循良此更过。

吾土风谣非旧日,几年江海不生波。

趋朝人地双龙贵,上计行装一鹤多。

野老临岐无限意,酬知惟有颂中和。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