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璇源郡侯入觐》
《送张璇源郡侯入觐》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两都词赋两岐歌,神爵循良此更过。

吾土风谣非旧日,几年江海不生波。

趋朝人地双龙贵,上计行装一鹤多。

野老临岐无限意,酬知惟有颂中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送张璇源郡侯入觐》。诗中以“两都词赋两岐歌”开篇,巧妙地将送别之情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庄重的氛围。接着,“神爵循良此更过”,既是对张璇源郡侯品德的赞誉,也暗含对其即将赴京述职的期许。接下来的“吾土风谣非旧日,几年江海不生波”,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张璇源郡侯治理地方成效的认可。

“趋朝人地双龙贵,上计行装一鹤多”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张璇源郡侯比作双龙,不仅赞扬了他的地位尊贵,也预示着他将为朝廷带来更多的福祉。而“上计行装一鹤多”则通过描绘其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物品之多,侧面表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勤勉与准备充分。

最后,“野老临岐无限意,酬知惟有颂中和”两句,以老农在路口的复杂心情收尾,既表达了对张璇源郡侯离别的不舍,又通过“颂中和”这一举动,展现了人们对他的敬意与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继续推行和谐与和平的政策。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畦乐轩

种蔬东湖上,雨过青甲长。

乾坤动生意,万物生辉光。

凌晨荷锄斸,毋使蔬根伤。

采之供朝馔,庶饱藜藿肠。

岂无食肉者,珍羞满前行。

吾生安所分,此乐讵能忘。

(0)

采兰山之椒为达道监邑赋

采兰山之椒,山深路逶迤。

涧石啮我足,松露沾我衣。

爱此芳菲质,步深遂忘疲。

有美绝代人,宛在水之湄。

貌服肃修靓,皎若幽兰姿。

举衽效琼赠,庶以永所思。

从兹结芳佩,岁晏无相违。

(0)

旅感三章·其二

驱车秣吾马,万里涉远道。

远道多险艰,行李何草草。

晨征夕未息,川陆漫浩浩。

行役豺虎区,此身不自保。

明当脱尘羁,优游以终老。

(0)

代简广西参政刘允中·其一

五岭宜人独桂林,梅花雪片一冬深。

遥知华省文书暇,饱看奇峰碧玉簪。

(0)

次张仲举诗韵四首·其一

重重叠叠水南峰,五五三三石上松。

钓艇荡归春雨足,草堂犹有白云封。

(0)

赠安南善书阮生生名廷玠为予书春秋春王正月考及安南行稿予喜其楷法遒美更其字曰宝善而诗以赠之

安南有生阮廷玠,隶书国内知名最。

整如老将严甲兵,庄若端人正冠带。

老夫持节使炎州,头白眼昏今老大。

著书暇日使之写,一笑令人心目快。

唐时选人用楷法,嗟尔乃在要荒外。

翡翠天涯隐羽毛,蛇珠海底沈光怪。

我兴为尔作长歌,生起脩容重再拜。

独不见儋耳黎生遇老坡,亦得姓名传后代。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