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堂昔隳于火,今剪荒榛再落成。
博士尊师重演说,史君存古不更名。
渐摩伋学三风熄,流布褒诗五瘴清。
天子金声兼玉振,会徵褚大与儿生。
中和堂昔隳于火,今剪荒榛再落成。
博士尊师重演说,史君存古不更名。
渐摩伋学三风熄,流布褒诗五瘴清。
天子金声兼玉振,会徵褚大与儿生。
此诗描绘了梅州中和堂的重建过程,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与教育重视的深厚情感。"昔隳于火,今剪荒榛再落成"两句,通过对比过去遭受火灾的破败与现在修复后的新貌,展示了中和堂从废墟到重生的过程,凸显出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保护。
"博士尊师重演说,史君存古不更名"两句,则是对教育场所的尊崇以及历史记载的重要性做出了强调。博士作为学术权威,其言行举止备受尊敬,而史官对于记录往事则恪守原则,不作虚假。
接下来的"渐摩伋学三风熄,流布褒诗五瘴清"两句,描绘了学生在中和堂学习的景象。"渐摩伋学"暗示了学习之事日益深入,而"三风熄"则可能指的是学术探讨中的三种风气或是对古代圣贤之风的追求。"流布褒诗五瘴清"表达了学生们吟诵诗书,知识如溪水般流淌,纯净而又富有生命力。
"天子金声兼玉振,会徵褚大与儿生"两句,则是对皇帝的赞誉和对教育盛事的期待。"天子金声"象征着皇帝的教诲如同黄钟大吕般权威而又悦耳,而"兼玉振"则可能指的是皇帝的德行如玉一般纯洁无瑕。"会徵褚大与儿生"表达了对未来教育盛会和后学之辈茁壮成长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中和堂重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