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巧取天边样,赠我团圞月一规。
数队蝶衣春煖后,几家萤院夜凉时。
吴趋暮雨词翁画,溪苑秋风妃子诗。
可惜新奇争炫目,纷纷半付市儿持。
谁人巧取天边样,赠我团圞月一规。
数队蝶衣春煖后,几家萤院夜凉时。
吴趋暮雨词翁画,溪苑秋风妃子诗。
可惜新奇争炫目,纷纷半付市儿持。
此诗《咏扇四首(其三)团扇》由清代诗人荣汝楫所作,以团扇为题,描绘了扇面之上的美丽景致与情感寄托。
首句“谁人巧取天边样”,以问句形式开篇,引出对扇面上图案来源的想象,仿佛是有人巧妙地从天空中选取了美丽的图样,赋予了扇面生命与艺术价值。
“赠我团圞月一规”一句,将扇面比作一轮满月,形象地表达了扇面图案的圆润与完整,同时也暗示了团圆之意,让人联想到中秋佳节,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数队蝶衣春煖后,几家萤院夜凉时”两句,通过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扇面图案的丰富与细腻。春天里蝴蝶翩翩起舞,夏日夜晚萤火虫闪烁,秋风中落叶纷飞,冬日里雪花飘落,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增添了扇面的艺术美感,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赞美。
“吴趋暮雨词翁画,溪苑秋风妃子诗”两句,运用典故,将扇面的图案与古代文人的作品相联系,进一步提升了扇面的文化内涵。吴趋,指吴地的傍晚景色;词翁,泛指古代文人;溪苑,可能是指园林或水边的美景;妃子,这里借指古代宫廷中的女性诗人。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和场景的引用,使得扇面不仅仅是日常用品,更成为了一种承载着文化与情感的艺术品。
最后,“可惜新奇争炫目,纷纷半付市儿持”两句,表达了对扇面艺术被商业化利用的感慨。新奇的图案在市场中大放异彩,但其中不乏被市井之人所购买,失去了原本作为艺术品应有的价值与意义。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艺术价值的忽视,以及商业化对传统文化影响的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对扇面图案的描绘与联想,展现了扇面艺术的美与价值,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与艺术被商业化侵蚀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君见雪山谭晦庵,晦庵南北隔山川。
有命归来如二老,不然隐去自三贤。
晦庵今年登五十,鬓华未改目光力。
徘徊吴楚已多年,晦庵不急苍生急。
君行车马衣冠衢,亦有晦庵相似无。
君臣庆会第一格,晦庵何日何时须。
横渠虽没尚可作,平生此事喜商略。
君当长跪问横渠,子细平章句教错。
大江朔风多涌波,上江下江且婆娑。
古时贤士一时有,奈此庚辛甲乙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