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四日游凌云寺》
《正月十四日游凌云寺》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昔贤登兹山,逸气凌清旻。

诵诗怀太白,考易思景纯。

至今平羌水,常浸月半轮。

追寻所凿室,石古莓苔新。

后岂无来者,倏忽迹已陈。

壁间记岁月,刻划如龙鳞。

自非传一世,烂若配三辰。

姓名虽尚存,谁复知其人。

我游方之外,久忘实之宾。

但饮佛耳泉,永洗凡心尘。

(0)
翻译
从前的贤士登临此山,豪情直冲云霄。
吟诵李白的诗篇,研读《易经》思考淳朴的道理。
直到如今,平羌河的水,常映照着半轮明月。
寻找李白当年凿石的居所,石头古老,青苔新鲜。
后世难道没有再来的人吗?但他们的踪迹已悄然消失。
墙壁上刻着岁月痕迹,如同龙鳞般密布。
若非能流传百世,这些事迹就像星辰般灿烂。
虽然他们的名字尚在,但又有谁真正了解他们呢。
我在世间之外游历,早已忘记世俗的客人。
只饮用佛耳泉的水,洗涤凡俗之心上的尘埃。
注释
昔贤:古代贤士。
逸气:超脱不凡的气质。
清旻:高空,指天空。
太白:李白,唐代大诗人。
景纯:指淳朴的道理或人格。
平羌水:古代河流名,今称青衣江。
莓苔:青苔,一种植物。
倏忽:忽然,迅速。
龙鳞:形容刻痕密集,如龙鳞般。
三辰:日月星,泛指天体。
实之宾:世俗的客人,指尘世中人。
佛耳泉:传说中的圣水,可能指寺庙中的泉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公溯在正月十四日游历凌云寺时的所见所感。他追慕古代贤士的风范,登临高处,豪情壮志直冲云霄,仿佛能与李白等诗仙相接。他在诵读诗篇时怀念太白,研读《易经》时思考景纯的思想。诗人还提及了李白当年可能留下的遗迹,如那映照着半轮明月的平羌水,以及古老的凿石室,上面的刻痕犹如龙鳞,见证了历史的痕迹。

诗人感慨后世或许还有人来访,但这些遗迹已显陈旧,只有墙壁上的年月刻痕留存。他认为,除非这些文化瑰宝能流传百世,否则就像星辰般璀璨却难以长久被人铭记。尽管贤人的姓名尚在,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已经鲜有人知。诗人在此刻超脱世俗,只愿在佛耳泉边洗涤心灵的尘埃,寻求内心的宁静。整首诗寓含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个人修行的追求。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遣春十首·其十

梨叶已成阴,柳条纷起絮。

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

我意风散云,何劳问行处。

(0)

遣春十首·其九

花阴莎草长,藉莎闲自酌。

坐看莺斗枝,轻花满尊杓。

葛巾竹稍挂,书卷琴上阁。

沽酒过此生,狂歌眼前乐。

(0)

表夏十首·其一

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

新笋紫长短,早樱红浅深。

楝花云幕重,榴艳朝景侵。

华实各自好,讵云芳意沈。

(0)

感事三首·其二

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

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

(0)

病醉

醉伴见侬因病酒,道侬无酒不相窥。

那知下药还沽底,人去人来剩一卮。

(0)

别李十一五绝·其二

京城每与闲人别,犹自伤心与白头。

今日别君心更苦,别君缘是在通州。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