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叶已成阴,柳条纷起絮。
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
我意风散云,何劳问行处。
梨叶已成阴,柳条纷起絮。
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
我意风散云,何劳问行处。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象和抒发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离愁别绪。
"梨叶已成阴,柳条纷起絮。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这几句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的画面。梨树的叶子已经长得浓密,可以形成阴凉;柳树的枝条上长出了细小的绒状花絮,随风摇曳。这两种景象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而"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则是对室内装饰的描写,通过对比和衬托,更突出了室外自然之美。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 这两句转换了语境,从客观景色描写转向主观情感抒发。"三杯"指饮酒,"面上热"可能是酒意当前,也可能是春日暖阳的映照。然而,这种表面的温暖与快乐并不能驱散心中的忧虑和烦恼,故而有"万事心中去",意味着尽管外界繁华,但内心的烦恼难以消除。
"我意风散云,何劳问行处。"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心境。他将自己的情感比喻为随风散去的云,其自由自在,不再被世俗羁绊。"何劳问行处"表明他对于外界对自己行踪的询问持一种豁达的态度,似乎在说,即使我走到哪里,也不必过于在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享受与离别之苦的深刻感悟。
山行不逢人,尚余豺虎迹。
下马读残碑,道旁小歇息。
乡人荷担来,累累此何物。
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
为言荒村中,狼藉无人恤。
官局论斤买,易米计亦得。
败骼搀牛羊,真伪孰能别。
山南净慈旁,山北栖霞侧。
荒冢何纷纭,千魂共一穴。
岂无忠与贞,岂无豪与杰。
身后谁得丧,都付一丘貉。
俯首念妻孥,泪下衣襟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