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春十首·其十》
《遣春十首·其十》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梨叶已成阴,柳条纷起絮。

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

我意风散云,何劳问行处。

(0)
注释
梨叶:梨树的叶子。
已成阴:已经茂密得形成树荫。
柳条:柳树的枝条。
纷起絮:到处飘起柳絮。
波绿:形容水波颜色翠绿。
紫屏风:比喻水面如同紫色的屏风,可能指水面反射的颜色或周围环境色彩影响。
螺红:像螺壳一样的红色,形容食物的颜色。
碧筹箸:碧绿的筷子,‘筹箸’即筷子,古语中‘筹’有计数之意,这里特指餐具。
三杯:喝了三杯酒。
面上热:脸上发热,饮酒后的反应。
万事:一切事情,泛指生活中的种种事务。
心中去:从心里消失,指忘却烦恼。
我意:我的心意、想法。
风散云:像风中散去的云,比喻心情轻松自由。
何劳:何必麻烦。
问行处:询问我去哪里。
翻译
梨树叶子已茂密成荫,柳条上柳絮纷纷扬扬。
水面泛起绿色像紫色的屏风,螺肉般的红色映衬着青绿色的筷子。
三杯酒下肚脸上泛起了热意,心中的万般琐事都随之消散。
我的心意像风中散去的云朵,何必费心询问我的去向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象和抒发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离愁别绪。

"梨叶已成阴,柳条纷起絮。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这几句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的画面。梨树的叶子已经长得浓密,可以形成阴凉;柳树的枝条上长出了细小的绒状花絮,随风摇曳。这两种景象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而"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则是对室内装饰的描写,通过对比和衬托,更突出了室外自然之美。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 这两句转换了语境,从客观景色描写转向主观情感抒发。"三杯"指饮酒,"面上热"可能是酒意当前,也可能是春日暖阳的映照。然而,这种表面的温暖与快乐并不能驱散心中的忧虑和烦恼,故而有"万事心中去",意味着尽管外界繁华,但内心的烦恼难以消除。

"我意风散云,何劳问行处。"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心境。他将自己的情感比喻为随风散去的云,其自由自在,不再被世俗羁绊。"何劳问行处"表明他对于外界对自己行踪的询问持一种豁达的态度,似乎在说,即使我走到哪里,也不必过于在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享受与离别之苦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山中观物杂咏·其六

山僧强解事,为我慕陶公。

学种先生柳,安知晋代风。

客嘲应不免,吾意故难同。

且祝清阴长,他时酒盏中。

(0)

山中观物杂咏·其二

涧失女猿久,千钱新赎归。

莫啼深峡树,防湿定僧衣。

笼槛刑应免,山林事已非。

主人蔬果俭,恐尔亦难肥。

(0)

秋日历下晚咏

斜日冷残照,高城欲暮天。

远山寒映郭,湖水暗生烟。

慷慨翻诗卷,凄凉听管弦。

不须论出处,客里总堪怜。

(0)

书斋

书斋客去倍萧然,坐对黄花瘦可怜。

一种荒凉谁画得,乱鸦啼破夕阳天。

(0)

鄂生观察见示即事书怀诗次韵奉和

百战归来谤不訾,飘萧雪鬓与霜髭。

晚途偶更师刘晏,绝漠犹堪斩郅支。

填海移山终不悔,吠声射影岂非痴。

中朝垂意苞桑计,龙变云蒸会有期。

(0)

还乡杂诗·其二

山行不逢人,尚余豺虎迹。

下马读残碑,道旁小歇息。

乡人荷担来,累累此何物。

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

为言荒村中,狼藉无人恤。

官局论斤买,易米计亦得。

败骼搀牛羊,真伪孰能别。

山南净慈旁,山北栖霞侧。

荒冢何纷纭,千魂共一穴。

岂无忠与贞,岂无豪与杰。

身后谁得丧,都付一丘貉。

俯首念妻孥,泪下衣襟湿。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