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乡杂诗·其二》
《还乡杂诗·其二》全文
清 / 高望曾   形式: 古风

山行不逢人,尚余豺虎迹。

下马读残碑,道旁小歇息。

乡人荷担来,累累此何物。

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

为言荒村中,狼藉无人恤。

官局论斤买,易米计亦得。

败骼搀牛羊,真伪孰能别。

山南净慈旁,山北栖霞侧。

荒冢何纷纭,千魂共一穴。

岂无忠与贞,岂无豪与杰。

身后谁得丧,都付一丘貉。

俯首念妻孥,泪下衣襟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行所见的荒凉景象和人间惨状。首句“山行不逢人,尚余豺虎迹”展现了山中的寂静与危险,暗示了人烟稀少和环境恶劣。诗人下马阅读残破的碑文,体现了对历史遗迹的好奇与沉思。

接下来,诗人遇见了肩挑重物的乡人,担子里骇人的内容揭示了村庄的贫困和死亡的普遍存在。“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令人触目惊心,揭示了战乱或饥荒带来的死亡和无人收殓的悲惨情景。乡人讲述的荒村现状,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难和人们对生存的无奈。

官府以低价收购尸体,用于换取粮食,反映出社会的冷漠无情。“败骼搀牛羊,真伪孰能别”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道德的沦丧。诗人将目光投向周围的墓地,“山南净慈旁,山北栖霞侧”,感叹生者与死者混杂,众多亡魂共居一穴,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凄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忠诚、英勇者的怀念,以及对身后事的忧虑,“身后谁得丧,都付一丘貉”。他低头想起妻儿,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打湿衣襟,流露出深深的哀痛和对家人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清代农村的苦难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世态炎凉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高望曾
朝代:清

高望曾,字稚颜,号茶庵,仁和人。诸生,官将乐知县。有《茶梦庵诗稿》。
猜你喜欢

秦女休行

秦氏有烈女,自名为女休。

左手执白扬刀,右手把乌龙殳。

年十五,妻燕王,夫燕王,陷无辜。

取仇西山上,杀人白昼衢。

关吏不敢睚眦,司败莫孰何。

于手杀人者杀,创人者创。

女休岂敢避法走藏,累嫂与兄使县吏解章。

女休自归罪,丞相列坐东南床。

丞卿议罪拘文法故常。牵曳东市头,法刀利如霜。

刀未下,金鸡衔赦出法场。

百男尽短一女长,嗟嗟女休真女郎。

丈夫堂堂掩面事仇女,休视之如妾妇女娼。

(0)

咏茶

佳品龙门产,先春长碧芽。

瀹泉分玉乳,烙火试云花。

沁入诗脾瘦,香清梦境赊。

相如故病渴,饮啜转风华。

(0)

送郑复常归三山省亲

嵯嵯麈湖山,飘飘紫薇仙。

十年山中鍊形魄,缥缈御气凌苍烟。

采芝朝入虎窟饮,抱月夜就龙宫眠。

洞天石扇星斗落,紫凤一举天风旋。

君家正在沧海头,十洲三岛烟雾幽。

手持瑶华度海去,白云乱洒扶桑秋。

归来何以为亲寿,蟠木结实行当求。

(0)

入谷不闻莺

幽谷物候迟,黄鸟未弄音。

坐久听逾寂,众木澄清阴。

辜此芳菲日,何能慰吾心。

(0)

拟复愁十二首·其八

屏迹谯楼下,深追少壮时。

卧听更漏鼓,双泪落如丝。

(0)

秋日登城

山压孤城草树荒,西风尘起独彷徨。

萧条遗构重烧毁,憔悴馀民半杀伤。

驿传共疑星使杳,角声空引雁愁长。

书生往往谈经济,揽辔澄清合有方。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