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
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
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
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
这两句诗是元稹的《感事三首·其二》中的部分内容。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自嘲与无奈。他用“劣”字形容自己的内心,表达了一种自我贬低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区区辨所冤"则是说他对于那些委屈和冤枉只能在心里默默辨别,不愿意向外人倾诉。
接下来的“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则更深了一层。这里的“伯仁”通常被认为是古代忠臣伯夷的代称,他宁死也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依然选择保持沉默,不向他人吐露心声。这样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可能对个人的压抑与束缚。
整首诗通过这些隐喻和暗示,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自我、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浪溅轻绡,烟浮素缕,若耶彷佛堪寻。
溪畔浣纱人在,倚徙花阴。
秋波接春水,更临风、却似慢沉吟。
还恐被、风吹欲湿,小束双襟。
绮窗内,绣床畔,念此时眉际,未有愁侵。
只想苏台月晓,香径春深。
自与大夫别后,可曾重捧旧时心。
多应向、水晶帘下,几度停针。
出神京,临绝塞,是卢龙。想榆关、血战英雄。
南山射虎,将军霹雳吼雕弓。
大旗落日,鸣笳起、万马秋风。
问当年,人安在,流水咽,古城空。看雨抛、金锁苔红。
健儿白发,闲驱黄雀野田中。
参军岸帻,戍楼上、独数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