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强半巳无能,愁入膏盲病自增。
千里江山双白鬓,五更风雨一青灯。
繁弦急管谁家宅,废圃荒窑昔代陵。
不寐坐听鸡唱尽,素光穿牖日华升。
百年强半巳无能,愁入膏盲病自增。
千里江山双白鬓,五更风雨一青灯。
繁弦急管谁家宅,废圃荒窑昔代陵。
不寐坐听鸡唱尽,素光穿牖日华升。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感兴》,表达了诗人晚年身体衰弱、内心忧虑的情感。首句“百年强半巳无能”,写出了诗人已届老年,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的境况。接着,“愁入膏盲病自增”进一步描绘了愁苦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使病情加重。
“千里江山双白鬓”通过描绘广阔的江山与自己斑白的双鬓形成对比,暗示了岁月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无奈。五更风雨中的“一青灯”,则渲染出孤寂凄清的环境,反映出诗人深夜难眠的孤独心境。
“繁弦急管谁家宅”借乐声的热闹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落寞,而“废圃荒窑昔代陵”则寓言历史变迁,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最后两句,“不寐坐听鸡唱尽,素光穿牖日华升”,诗人以黎明到来象征希望,但自己却无法入睡,只能静坐倾听鸡鸣,直至天明,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的遭遇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暮年的深刻反思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