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杪喷泉引客吟,空山壑响助清音。
此中灵气通衡岳,何必探幽费远寻。
树杪喷泉引客吟,空山壑响助清音。
此中灵气通衡岳,何必探幽费远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以“树杪喷泉”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人的审美体验相结合,通过“引客吟”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泉水的美妙,也暗示了它对人心灵的触动。接着,“空山壑响助清音”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山间回荡的自然之声仿佛与泉水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此中灵气通衡岳”,这里的“灵气”不仅指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神秘气息,也暗含着诗人对衡山(古代被认为有仙人居住之地)的向往与敬仰。这一句将画面的意境提升至更高的哲学层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何必探幽费远寻”则是一种哲思的体现,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美景和心灵的满足并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它们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只要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就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去感受身边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领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乱云碾破苍龙璧,自言鏖战无勍敌。
一朝倒垒空壁来,似觉人马俱辟易。
我家文开如此儿,客欲造门忧水厄。
酒兵先已下愁城,破睡论功如破贼。
惟君盛气敢争衡,重看鸣鼍斗春色。
老钝安能济中兴,知君此意每推诚。
邦人虽喜天心格,农夫预忧禾耳生。
秋后竹阴侵簟冷,梦回蛩响杂阶声。
雨溪自昔传佳咏,云水相依夜自明。
忆向栖霞宫里宿,论文独喜子相过。
酒酣尚觉初心在,岁晚其如别思何。
官比广文还较冷,诗疑司业不争多。
友生许予尝如此,更问旁人果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