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清绝冠诸方,溪绕山围胜气藏。
好在池塘存旧址,依然花木隐禅房。
风生殿阁元无暑,雨后松篁自有香。
日暮不教清兴尽,更登绝顶瞰微茫。
招提清绝冠诸方,溪绕山围胜气藏。
好在池塘存旧址,依然花木隐禅房。
风生殿阁元无暑,雨后松篁自有香。
日暮不教清兴尽,更登绝顶瞰微茫。
这首诗描绘了破山寺的清幽与静谧之美。首联“招提清绝冠诸方,溪绕山围胜气藏”以“清绝”二字开篇,点明破山寺环境之清雅独特,溪流环绕,山峦环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好在池塘存旧址,依然花木隐禅房”则通过池塘和花木的描写,展现了寺院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景象,暗示着禅宗修行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颈联“风生殿阁元无暑,雨后松篁自有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清凉与宁静,即使是在炎热的夏日,殿阁之中也仿佛自有一股凉意;而雨后的松竹散发出的香气,更是增添了几分禅意。尾联“日暮不教清兴尽,更登绝顶瞰微茫”表达了诗人对破山寺的喜爱之情,即便日落时分,仍不愿离去,而是选择登上山顶,欣赏那朦胧的景色,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禅宗精神的追求融为一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破山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
我闻兹山本名胜,具区襟带争其盛。
山光水色相澄鲜,载酒频游探奇境。
我抱抑郁无由开,酒酣走上糟邱台。
幽岩古洞与世异,置身恍惚登蓬莱。
一回凭眺极游目,迷离万顷潮初足。
吴艭一叶欲浮天,笑狎群鸥入空绿。
波涛汹涌绝不停,山亦作势如相迎。
山何相迎不可让,倾耳都作风霆声。
须臾日暮山凝碧,千里无痕水天白。
醉呼明月湖上来,照我山中倦游客。
后园黄焦石,厥癞如虾蟆。
古柏覆其顶,苍苔布其窊。
石脚何所有,纂纂楙木瓜。
石缝何所有,黄黄蘹香花。
初来治兹圃,地瘠不可铧。
辛勤我母力,十年拥粪渣。
不知鋊几锄,硌确化为畬。
秋分摘番椒,夏至区紫笳。
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
头上覆尺巾,细意毫不差。
时来憩石上,汗泚慈色加。
指麾小儿女,亦学事作家。
观之不如意,复起为补苴。
旧时值坐处,尘涴风与爬。
尔来三四年,荒翳藏蛇蛙。
独拨莽中觅,陨涕至日斜。
寒溪绕山曲,载雪理短榜。
一泓空水鲜,终古夕阳映。
传闻齐小白,弭节此发令。
引满欲援弓,涉浅未没胫。
太公昔表海,赐履戒兼并。
墨胎祀忽诸,夫岂先王命。
柰何勤远略,不务德修行。
将无俞儿神,现像以示儆。
右袪走马前,直以回驭请。
元祖见角端,耶律论乃正。
仲父侈谀词,阿顺得毋佞。
古欺受千载,兹覆发谁听。
王霸几战争,山水仍绿净。
吾意澹忘言,溪流与无竞。
沧江龙子卓水立,飞上青天爪甲湿。
壶公伸手攫龙回,云归雨歇千山碧。
昔日为竹骑长房,今日为藤扶颠张。
是杖是龙那可测,精光炯炯千夫强。
归来行脚半天下。倦卧匡床保婴姹。
有客肩藤款荜门,健仆依依随长者。
青城大峨花冥冥,五岳四镇苍然青。
便欲登峰观日出,径跨长虬横海溟。
游山有福未易得,到处且寻诗酒客。
黄发友人今在无,绰约仙娥方食息。
与君邂逅亦前缘,慎勿奔腾思舍旃。
杖乡杖国知何似,试量佛顶谁媸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