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饷人皆罄积储,算缗利早尽舟车。
司农屡变输将法,古史空存食货书。
纡策风云仍仰屋,榷关山海又成墟。
还闻款敌需缯帛,虚牝黄金恨有余。
练饷人皆罄积储,算缗利早尽舟车。
司农屡变输将法,古史空存食货书。
纡策风云仍仰屋,榷关山海又成墟。
还闻款敌需缯帛,虚牝黄金恨有余。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末年社会经济的困境。首句“练饷人皆罄积储”描绘了民众为了缴纳练饷(军事训练费用)而耗尽了储蓄,显示出财政压力之大。次句“算缗利早尽舟车”进一步强调税收已竭,连运输工具都无力支撑。
“司农屡变输将法”暗示政府不断调整税收政策,但成效有限,只能在历史文献中留下对财政问题的记录。“古史空存食货书”表达了对古代理财之道的追忆,现实中却无良策可施。
“纡策风云仍仰屋”暗指政策犹如风云变幻,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而“榷关山海又成墟”则形象地描绘了关税和贸易的凋敝,市场一片荒芜。
最后两句“还闻款敌需缯帛,虚牝黄金恨有余”揭示出对外交谈判中,国家缺乏必要的物资支持,尤其是丝绸和黄金,反映出国家财力的捉襟见肘,诗人对此深感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清朝末年的经济困局,表达了诗人对时政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