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倚策忆春残,芳草重寻翠屈盘。
苔磴渐高天咫尺,岩花未老露濛漫。
鸣禽时托朝霞暖,烟涧犹分夜雨寒。
俯看众山皆迤逦,此心不尽四围宽。
去年倚策忆春残,芳草重寻翠屈盘。
苔磴渐高天咫尺,岩花未老露濛漫。
鸣禽时托朝霞暖,烟涧犹分夜雨寒。
俯看众山皆迤逦,此心不尽四围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去年春日游历的回忆和此时重返自然之美景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比昨非与今日,表达了对生命流逝、自然更新的深刻体会。
"去年倚策忆春残,芳草重寻翠屈盘。" 这两句诗设定了一种怀旧的情绪,游子依靠着古老的竹杖回想起过去春天留下的印象,而今朝又一次踏入了那个充满生机与色彩的地方。
"苔磴渐高天咫尺,岩花未老露濛漫。" 这里的苔石、岩花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景物,但诗人却赋予它们生命力和岁月感,表现出时间在静谧环境中的流逝。
"鸣禽时托朝霞暖,烟涧犹分夜雨寒。" 这两句描绘了清晨鸟儿在温暖的朝阳中展翅高飞的情景,以及山谷间依然能感受到夜晚降雨带来的凉意,这是对自然界中光与暗、冷与热交织状态的一种细腻刻画。
"俯看众山皆迤逦, 此心不尽四围宽。"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的山川景色时的心境,这些山脉宛如巨龙蜿蜒于无垠之野,而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因此得到了扩张和释放,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荔浦归来帘不捲。青犊千群传羽箭。
追思鹤化广陵涛,廿年黄鹄歌成怨。凤毛今喜见。
彩衣犹带御香浅。待重来,板舆昼捧,早自看花遍。
千岁冰桃琼液溅。嘹亮笙箫声近远。
锦筵开处记调羹,霜螯雪鲙金刀断。龙池鸾诰显。
红绫春饼曾相荐。最难忘,双驹绕膝,绛蜡烧银剪。
十里芜城,风景异、漫天飞雪。
叹半载、蹇驴皂帽,空弹长铗。
雁字不传云外信,梅花正忆窗前月。
望乡关、咫尺路偏迷,堪呜咽。画虎志,终消歇。
雕虫手,遭摧折。笑寒宵拥被,鹿裘如铁。
世态何须防面冷,丈夫原不因人热。
看热肠、清泪几销磨,英雄血。
青雀黄龙战舰分。而今花月也翻新。
金戈铁甲倚红裙。
潇洒更无陶学士,豪华重见党将军。
浅斟低唱大江滨。
虎踞龙蟠,争一霎、繁华消歇。
问谁启、东南门户,火炎冈烈。
皖水先期归战舰,秦淮从此无风月。
展吟笺、愁谱望江南,音凄切。虚声诮,谁能雪。
家国恨,难磨灭。把金樽斟满,玉壶敲缺。
斫地歌哀襟溅泪,忧天心赤腔凝血。
问何人、遗世独遨游,朝仙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