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春后一日偶书》
《立春后一日偶书》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薄暮春风恶,黄尘涨远山。

冥冥林霭变,冉冉鸟飞还。

作客信多畏,依人足强颜。

飘扬它日意,回首鬓毛斑。

(0)
翻译
傍晚时分春风狂暴,漫天黄沙弥漫远山。
昏暗树林中雾气变幻,归巢小鸟缓缓飞翔。
旅居他乡常觉恐惧,依赖他人勉强欢颜。
遥想未来飘泊不定,回望已见两鬓斑白。
注释
薄暮:傍晚时分。
春风恶:形容春风猛烈。
黄尘:黄色的尘土。
远山:远处的山峦。
冥冥:昏暗不明。
林霭:树林中的雾气。
冉冉:缓慢的样子。
作客:旅居他乡。
信多畏:常常感到害怕。
依人:依靠他人。
强颜:勉强露出笑容。
飘扬:未来的漂泊不定。
回首:回头看。
鬓毛斑:两鬓已经斑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初春的意境和个人内心的情感。

“薄暮春风恶,黄尘涨远山。” 这两句写出了初春时节的自然环境,薄暮指日落时分,春风不再温柔,而是带有一丝凛冽;黄尘飞扬,远处的山色也因此变得模糊。这里通过对春风和尘土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迭中自然界变化的感慨。

“冥冥林霭变,冉冉鸟飞还。” 林霭是指树林中的阴翳,此处形容春天气氛的模糊与朦胧;而“鸟飞还”则暗示着春归大地,生机勃发,但也可能蕴含诗人对于归属感的渴望。

“作客信多畏,依人足强颜。” 作客指的是游子或旅人,对于远方的亲人和故土,诗人心中充满了忧虑与不安;而“依人足强颜”则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想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坚持下去。

“飘扬它日意,回首鬓毛斑。” 这两句透露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飘扬它日意”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回首鬓毛斑”则是岁月流逝,头发斑白的现实,这里的“鬓”指的是两鬓,即耳旁的头发。诗人通过这样的写法,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初春时节中人生的无常与个人的孤独。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书半仙亭壁自和二首·其二

可人密迩若难招,俗士纷然每易交。

流水树围三面阔,远山云放一头高。

坐呼赤脚浇新圃,卧看乌衣葺旧巢。

衰白太平当自贺,试听工部咏陈陶。

(0)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二夏

北陆展修晷,薰风荐微凉。

麦波浩无津,细路如桥梁。

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

舂声破幽寂,人影来微茫。

缺垣谁所居,红碧相低昂。

翁媪老瓦盆,儿女前捧觞。

我行适见之,亦觉心乐康。

昔闻太古俗,今历华胥乡。

向令早知此,讵使田园荒。

迷途谅非远,淑景良未央。

于焉遂平昔,孤陋庸何伤。

(0)

题虞少监小像

岩壑高堂上,烟霞眼底清。

向来曾寄迹,老去未忘情。

茅屋苍林掩,藤崖白道萦。

远峰云际直,孤嶂水边横。

宿雨分浓澹,斜阳闪晦明。

折梅惊雪坠,倚竹待风生。

岭断炊烟补,沙回甃岸倾。

杂花浮野意,飞瀑送溪声。

妇馌忻鸠唤,儿耕感犊鸣。

揽衣随处坐,曳杖有时行。

拄笏曾招爽,投簪每惧盈。

他年著书乐,应不愧虞卿。

(0)

贡院次曹子真尚书韵二首·其二

红绫饼餤出宫闱,赐宴恩荣玉殿西。

白发词臣曾射策,榜名欣见武都泥。

(0)

骏马图

天马西来入帝闲,风騣雾鬣驳文班。

房星一夜光如水,却怨龙媒万里还。

(0)

无题四首·其三

三湘潇洒恨无潮,乌鹊填河愿有桥。

丹穴凤来龙树远,海门鱼去蜃楼遥。

已知京兆誇高髻,不信章华斗细腰。

船尾横江春水急,长年无事醉吹箫。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