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虞少监小像》
《题虞少监小像》全文
元 / 贡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岩壑高堂上,烟霞眼底清。

向来曾寄迹,老去未忘情。

茅屋苍林掩,藤崖白道萦。

远峰云际直,孤嶂水边横。

宿雨分浓澹,斜阳闪晦明。

折梅惊雪坠,倚竹待风生。

岭断炊烟补,沙回甃岸倾。

杂花浮野意,飞瀑送溪声。

妇馌忻鸠唤,儿耕感犊鸣。

揽衣随处坐,曳杖有时行。

拄笏曾招爽,投簪每惧盈。

他年著书乐,应不愧虞卿。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居所的静谧与自然之美。诗人以“岩壑高堂上,烟霞眼底清”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眼中所见皆是清幽的烟霞,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接着,“向来曾寄迹,老去未忘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自然之美的永恒热爱,即使年岁已老,这份情感依然深藏心底,未曾消减。

“茅屋苍林掩,藤崖白道萦”描绘了居所周围的环境,苍翠的树林掩映着简朴的茅屋,蜿蜒的白道环绕其间,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远峰云际直,孤嶂水边横”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远处的山峰直插云霄,而近处的山峦则与流水相依,构成了一幅动与静、远与近的完美结合图景。

“宿雨分浓澹,斜阳闪晦明”通过自然界的光影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

“折梅惊雪坠,倚竹待风生”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冬日里折梅赏雪的情景,以及在竹林中等待微风轻拂的悠闲时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岭断炊烟补,沙回甃岸倾”则通过炊烟和沙岸的变化,表现了生活中的日常细节,既有生活的温馨,也有自然的壮丽。

“杂花浮野意,飞瀑送溪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杂花盛开,野趣盎然;飞瀑潺潺,溪流欢歌,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和自然的韵律。

“妇馌忻鸠唤,儿耕感犊鸣”通过农妇呼唤家禽、儿童感受牛鸣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淳朴,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揽衣随处坐,曳杖有时行”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坐于山间,还是行走于林下,都充满了自由与惬意。

“拄笏曾招爽,投簪每惧盈”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拄笏”和“投簪”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最后,“他年著书乐,应不愧虞卿”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如同汉代文学家虞卿一样,留下不朽的篇章,为后世所传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贡奎
朝代:元

贡奎(1269—1329),字仲章,宣城(今属安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文宗天历二年,年六十一岁,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
猜你喜欢

郡学八景·其七采芹亭

言采泮水芹,因登道山岸。

斜日抱亭扉,春风集童冠。

(0)

郡学八景·其三泮池

璧水湛圜流,金波漾清沚。

中有游鱼戏,荷香随风起。

(0)

桃川宫

昔为避世乡,今是朝宗路。

桃花春水间,犹是寻源误。

(0)

予被论屏居侯子舜昭撰怀慰赋见寄奉答

世路风波不可闻,还山直欲避人群。

素书远谢双鱼赠,藻赋新传九辩文。

响振萧斋聊掷地,思飞台岳会凌云。

明珠寄语须珍重,按剑相投恐未分。

(0)

中秋篇

朝来细雨落缤纷,向晚清光散彩云。

自是广寒贪皎洁,不随巫峡傍氤氲。

高楼张宴停杯待,别馆吹箫度曲闻。

玉箸深闺啼少妇,关山终夜望夫君。

(0)

九日酌郑子馆欲游水头不果

水上何言九日台,城西草堂今好开。

霜前醉倩茱萸把,云外愁连鸿雁来。

宋馆凄凉无客赋,楚江迟暮有人哀。

不堪殊土飞蓬鬓,那遣流光到菊杯。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