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渔笛发中流,惊起平沙万点鸥。
去尽青天回欲集,梨花无数落汀洲。
一声渔笛发中流,惊起平沙万点鸥。
去尽青天回欲集,梨花无数落汀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渔人的笛声和惊飞的鸟儿,以及梨花飘落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一声渔笛发中流" 这句以渔人的笛声为切入点,渲染出一幅宁静的江景画面。"惊起平沙万点鸥" 则通过渔笛声突然响起,惊扰了原本栖息在平坦沙滩上的无数鸟儿,使得静谧的气氛一下子被打破,这种对比强烈,显示了诗人捕捉瞬间变化的能力。
"去尽青天回欲集" 这句话描写了鸟儿逐渐飞散,最终又聚集在一起的情景。这里的“去尽”和“回欲集”既形象地表达了动态的美,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活动的敏锐感知。
最后,"梨花无数落汀洲" 这句话则转换了画面焦点,将视角从空中的鸟儿移至水边的梨花。这里“无数”二字强调了梨花数量之多,而“落汀洲”则描绘出花瓣随风飘落,覆盖在江岸上的情景,营造了一种细腻而温柔的意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声音、动态和静态美的捕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
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
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海内久闻名,江西偶相识。
谁不有诗机,麟龙不解织。
谁不有心地,兰茝不曾植。
多君二俱作,独立千仞壁。
话道出先天,凭师动臻极。
青霄雁行律,红露荆花滴。
偶然成远别,别后长相忆。
行至鄱阳郡,又见谢安石。
留我遇残冬,身心苦恬寂。
江上春又至,引颈山空积。
何日再相逢,天香满瑶席。
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
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沈沈。
不是十二面,不是百炼金。
若非八彩眉,不可辄照临。
即归玉案头,为君整冠簪。
即居吾君手,照出天下心。
恭闻太宗朝,此镜当宸襟。
六合悬清光,万里无尘侵。
此镜今又出,天地还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