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镜词上刘侍郎》
《古镜词上刘侍郎》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古风

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

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沈沈。

不是十二面,不是百炼金。

若非八彩眉,不可辄照临。

即归玉案头,为君整冠簪。

即居吾君手,照出天下心。

恭闻太宗朝,此镜当宸襟。

六合悬清光,万里无尘侵。

此镜今又出,天地还得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gshàngliúshìláng
táng / guànxiū

zhìbǎobǎozhàoháizhàojīn
xiānrénshǒupiánzhīliáojuéqiūshěnshěn

shìshíèrmiànshìbǎiliànjīn
ruòfēicǎiméizhézhàolín

guīàntóuwèijūnzhěngguānzān
jūnshǒuzhàochūtiānxiàxīn

gōngwéntàizōngcháojìngdāngchénjīn
liùxuánqīngguāngwànchénqīn

jìngjīnyòuchūtiānhái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镜词上刘侍郎》,是唐代诗人贾岛(字贯休)所作。诗中的“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一句,表达了古镜能照见过去和现在的历史深度,以及它自身价值的超然。接着,“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沈沈”描绘了一幅仙人持镜、岁月悠长的画面,其中“寥泬”意指难以言表,“秋沈沈”则形容时间的沉重和深远。

诗中的“不是十二面,不是百炼金。若非八彩眉,不可辄照临”强调了这面镜子的非凡之处,它不同于普通宝石或金属,也不同于寻常的装饰品,而是一种特殊的神物,只有具备了特定条件(如“八彩眉”)才能接近并使用。

随后,“即归玉案头,为君整冠簪。即居吾君手,照出天下心”则写出了镜子回到主人的身边,被用来整理冠冕,并由此展现了统治者的心怀与胸襟,以及其对天下的关注和照顾。

最后,“恭闻太宗朝,此镜当宸襟。六合悬清光,万里无尘侵。此镜今又出,天地还得一”表达了诗人对于这面古镜在历史上曾服务于唐太宗时期的皇帝,以及它能够照亮整个世界,象征着天地间再次获得了一份纯净和完整。

整首诗通过对古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以及统治智慧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尊重与赞美。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冬日偕江禹正诸君集天然图画阁移酌宝石峰顶眺望

共上峰头望,岚烟薄暮收。

爱吟迟酒盏,乘醉数渔舟。

塔影沉波静,天风拂鬓秋。

湖山自今古,尘世几同游。

(0)

宿东禅寺

薄暮维烟艇,循溪上讲堂。

山图秋水阔,树接浦云长。

僧集诸天供,风回合殿香。

台端闻宝偈,心寂万缘忘。

(0)

立秋

刀尺新裁白苧轻,寂寥山馆早凉生。

云窥林外双鸿影,虫识阶前落叶声。

九塞羽书初告急,六宫纨扇几含情。

总知秋色江湖好,为买鲈鱼压酒铛。

(0)

竹枝词.当湖十首·其二案山晓翠

濛濛晓翠湿鞋弓,天晴来上案山峰。

从头一望珠楼好,港口条条戏九龙。

(0)

景德八咏·其三萝屋月

青山在屋上,碧萝晓明月。

照见屋下人,浮生落秋叶。

(0)

归兴

眼见沉冤闭九阍,挂冠春尽出金门。

而今拂袖归乡曲,不用书签付子孙。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