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维烟艇,循溪上讲堂。
山图秋水阔,树接浦云长。
僧集诸天供,风回合殿香。
台端闻宝偈,心寂万缘忘。
薄暮维烟艇,循溪上讲堂。
山图秋水阔,树接浦云长。
僧集诸天供,风回合殿香。
台端闻宝偈,心寂万缘忘。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乘着小船沿着溪流前往东禅寺的情景。诗中通过“薄暮维烟艇”一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循溪上讲堂”则点明了目的地。
接下来的两句“山图秋水阔,树接浦云长”,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秋天的山水广阔无垠,树木与远处的云彩相连,构成了一种深远的视觉效果。
“僧集诸天供,风回合殿香”则展现了寺庙内的宗教活动场景,僧人们在进行某种仪式,空气中弥漫着香火的味道,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祥和的气氛。
最后,“台端闻宝偈,心寂万缘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站在高处听到僧人们的诵经声,心灵得到了净化,所有的杂念都随之消散,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宗教活动的场景,更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偻指寅年已半强,烦歊能几还凄凉。
风叶有声宵鸣廊,试拥衾紬眠藤床。
晓钲铮铮楼点长,清梦了了哦诗章。
藜羹藿啜蔬园芳,黄花晚节凌秋霜。
起挑木火然心香,晴云收雨烟黄江。
万翠亭边山郁葱,书声散出五云重。
红萱色改宦情薄,绿酒杯深客话浓。
雁起秋空从整整,鸥閒野水自溶溶。
谁人为作坡仙传,弟似颍滨文似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