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亭障羽檄惊。甘泉烽火通夜明。
贰师将军新筑营。嫖姚校尉初出征。复有山西将。
绝世爱雄名。三门应遁甲。五垒学神兵。
白云随阵色。苍山答鼓声。逦迤观鹅翼。
参差睹雁行。先平小月阵。去灭大宛城。
善马还长乐。黄金付水衡。小妇赵人能鼓瑟。
侍婢初笄解郑声。庭前柳絮飞已合。
必应红妆起见迎。
云中亭障羽檄惊。甘泉烽火通夜明。
贰师将军新筑营。嫖姚校尉初出征。复有山西将。
绝世爱雄名。三门应遁甲。五垒学神兵。
白云随阵色。苍山答鼓声。逦迤观鹅翼。
参差睹雁行。先平小月阵。去灭大宛城。
善马还长乐。黄金付水衡。小妇赵人能鼓瑟。
侍婢初笄解郑声。庭前柳絮飞已合。
必应红妆起见迎。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壮阔场景与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开篇“云中亭障羽檄惊”,以“羽檄”这一古代紧急文书的传令方式,形象地展现了战事的紧迫与紧张气氛。接着,“甘泉烽火通夜明”,烽火连天,夜晚也因烽火而明亮,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激烈与持续。
“贰师将军新筑营,嫖姚校尉初出征”,点出了两位将领的行动,一位是新筑营地的贰师将军,另一位是初次出征的嫖姚校尉,展现了军队的组织与行动。随后,“复有山西将,绝世爱雄名”,描述了另一位山西将领,以其卓越的名声和英勇著称。
“三门应遁甲,五垒学神兵”,暗示了战术的运用,通过“遁甲”和“神兵”的学习与应用,展现了军队的智慧与策略。接下来,“白云随阵色,苍山答鼓声”,以自然景象的动态变化,映衬出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白云与阵色、苍山与鼓声的互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逦迤观鹅翼,参差睹雁行”,比喻军队的排列如同鹅翼与雁行,既展现了阵型的整齐与壮观,也寓意着军队的纪律与协调性。接着,“先平小月阵,去灭大宛城”,描述了军队的战斗过程,先是攻克小规模的敌阵,然后目标转向更大的城市,展现了军事行动的逐步推进与胜利。
“善马还长乐,黄金付水衡”,表达了对胜利的庆祝,胜利的战马回到京城,黄金被交付给管理仓库的官员,象征着胜利的荣耀与物质奖励。最后,“小妇赵人能鼓瑟,侍婢初笄解郑声”,描绘了后方的生活场景,小妇人擅长弹奏瑟,侍女们在成年后学会了郑国的音乐,展现了战争间隙的和平与文化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将士们的英勇精神以及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对比,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艺术性的作品。
隆中三顾客,圯上一编书。
英雄当日感会,馀事了寰区。
千载神交二子,一笑眇然兹世,却愿驾柴车。
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忽扁舟,凌骇浪,到三吴。
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不为莼鲈笠泽,便挂衣冠神武,此兴渺江湖。
举酒对明月,高曳九霞裾。
山深疑路断,古寺忽开门。
乔木风霜急,荒崖云雨痕。
朝霞明翠霭,秋雨濯岚昏。
幽鸟不避客,閒云时入轩。
重萝深更绿,碧涧浅无浑。
宝地黄金布,飞泉白玉喷。
庭閒卧驯鹿,果熟引王孙。
禅静石为室,客迷桃满园。
每悲尘世幻,方信梵王尊。
野实饥堪荐,阳崖冬自温。
便当安寂寞,何事走歊烦。
清梵晨斋启,高松夜枕喧。
逢人休问道,得意已忘言。
直指曹溪路,劳将贝叶翻。
功名叹不偶,岁月去如奔。
久分疏轩冕,宁辞友玃猿。
从容岩客话,粗粝野僧飧。
即是平生乐,心期何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