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古夸父,逐日沉虞渊。
以日为可逐,智固未足言。
徒能出八极,撑突干云天。
当其惫且毙,更使儿女怜。
至弱败至刚,水波乃飘山。
谁能守此道,却敌以空弮。
吾闻古夸父,逐日沉虞渊。
以日为可逐,智固未足言。
徒能出八极,撑突干云天。
当其惫且毙,更使儿女怜。
至弱败至刚,水波乃飘山。
谁能守此道,却敌以空弮。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古代神话故事的艺术加工和个人情感的投射。全诗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其中融入了哲理思考。
"吾闻古夸父,逐日沉虞渊。" 这两句开篇引入了神话故事中的夸父逐日的传说,夸父是一位力大无穷的巨人,他试图追赶太阳,但最终因力量有限而失败,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夸父的故事与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力限和宇宙浩瀚的深刻体会。
"以日为可逐,智固未足言。"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感慨于人类有限的智慧,无法完全理解追逐永恒的意义,这里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力量对比的无奈和敬畏。
"徒能出八极,撑突干云天。" 这两句则是对夸父故事的艺术再现,用“八极”指代遥远的边疆,“撑突干云天”则形象地描绘了夸父力大无穷却无法触及天际的情景,既展示了诗人的想象力,也反映出人类对自然力的无尽追求。
"当其惫且毙,更使儿女怜。" 这两句转而描写夸父失败后的情形,“惫且毙”指的是夸父的衰弱与死亡,而“更使儿女怜”则表达了对夸父悲剧命运的同情,诗人通过夸父的故事反映出生命脆弱和人类共同的情感。
"至弱败至刚,水波乃飘山。"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界力量变化的描写,“至弱败至刚”意味着事物发展到极限会走向反面,而“水波乃飘山”则形象地展示了自然力的不可预测和无常,这里诗人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宇宙规律的感悟。
"谁能守此道,却敌以空弮。"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疑问和呼唤,他在质疑哪种力量能够长久地坚持正道,同时也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来对抗无形的挑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夸父逐日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自然力量与人类智慧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想象力和哲理性,展现出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邃思想。
岭云海日署吾楼,潦倒平生万念收。
孔雀文章惭越客,鹧鸪言语爱南州。
贲隅桂树名他郡,大庾梅花姓故侯。
但解此心安处好,此间原乐未应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