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浩浩洗芳蕤,瘦尽千峰雁始飞。
南海一波长不定,西山半面却疑非。
醉拈秃笔题苍壁,笑插寒花弄彩衣。
乐意满腔推不去,狂歌待得晚鸦归。
秋风浩浩洗芳蕤,瘦尽千峰雁始飞。
南海一波长不定,西山半面却疑非。
醉拈秃笔题苍壁,笑插寒花弄彩衣。
乐意满腔推不去,狂歌待得晚鸦归。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庐山的景色,以秋风为引,展现了山峰的萧瑟与雁南飞的生动画面。"浩浩秋风洗芳蕤",写出了秋风的劲吹和山中花草的凋零,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寂寥的氛围。"瘦尽千峰雁始飞",通过"瘦尽"二字,形象地刻画了山峰在秋风中的孤峭,而大雁的南飞又增添了季节的流转感。
接下来的两句,"南海一波长不定,西山半面却疑非",诗人运用对比,将目光从眼前转向远方,南海波涛汹涌,山势忽远忽近,给人以迷离之感。诗人醉酒后,豪情勃发,"醉拈秃笔题苍壁",表达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笑插寒花弄彩衣"则显露出他的洒脱不羁。
最后两句"乐意满腔推不去,狂歌待得晚鸦归",诗人抒发出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即使到了傍晚,也要尽情欢歌,直到乌鸦归巢。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展现了陈献章在九日登庐山时的独特心境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青青道边麦,知是谁家田。
山田固已薄,榛石复相连。
旁有破茅屋,日入不见烟。
借问旧居者,闻乱已西迁。
平生苦沦薄,对此增慨然。
甲兵暗宇宙,谁能安一廛。
愁忧无从诉,仰面视苍天。
伐木南涧底,双鹿过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