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撚红微双凤尖,半弯翠抹远山联。
素著轻绡无粉汗,近风前。
打马怎教玉指动,采花应贴绿鬓鲜。
真个日长看影倦,恼人闲。
一撚红微双凤尖,半弯翠抹远山联。
素著轻绡无粉汗,近风前。
打马怎教玉指动,采花应贴绿鬓鲜。
真个日长看影倦,恼人闲。
这首《山花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花的生动画面。开篇“一撚红微双凤尖,半弯翠抹远山联”,以“红微”、“双凤尖”、“翠抹”、“远山联”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春景图,红花与翠色交织,如同双凤展翅,远山如黛,美不胜收。
接着,“素著轻绡无粉汗,近风前”,进一步渲染了花的纯净与娇嫩,仿佛轻纱般轻盈,即使在春风中也无一丝汗渍,展现出花朵的清雅与生命力。此处将花比作轻绡,形象地表现了其轻盈与透明感,同时也暗示了花的易逝与脆弱。
“打马怎教玉指动,采花应贴绿鬓鲜”,这两句则通过动态描写,展现了赏花者的动作与情感。骑马赏花时,手指轻轻触动花朵,仿佛不愿惊扰这宁静美好的瞬间;而采摘花朵时,绿鬓映衬着鲜艳的花朵,更添几分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赏花的场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愫。
最后,“真个日长看影倦,恼人闲”,表达了赏花者在长时间欣赏美景后,感到身心俱疲,却又难以割舍这份闲适与宁静的心情。日长影移,时光流逝,却让人在忙碌之余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山花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赏花的乐趣,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我闻刘纲古仙子,此郎无乃渠耳孙。
平生丘壑有真趣,脱口误与儿辈论。
杖藜乘兴绕山腹,拨碎松影寻云根。
一拳疏翠万峦足,见之惊喜双颊温。
挈来珍护等完璧,浸以清泚供金盆。
窗前细看坐忘食,冷碧尚带烟岚痕。
斗量明珠问君买,刮我十年尘眼昏。
莫学卫公作痴计,苛戒直欲传后昆。
高怀脱落万事细,一笑付余无吝言。
手扪心玩挽归兴,夜来清梦惊哀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