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何处寒梅发,江水悠悠路超忽。
逢花不语疑见人,对影非真却因月。
纵使无花意自同,谁知有影色俱空。
回头不见东林树,犹胜罗浮是梦中。
朔风何处寒梅发,江水悠悠路超忽。
逢花不语疑见人,对影非真却因月。
纵使无花意自同,谁知有影色俱空。
回头不见东林树,犹胜罗浮是梦中。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月下梅花影时的复杂情感与深邃思考。首句“朔风何处寒梅发”,以朔风起兴,引出寒梅在寒冷季节绽放的景象,暗示着孤独与坚韧之美。接着,“江水悠悠路超忽”一句,通过江水的悠长与道路的遥远,营造出一种时空的辽阔感和内心的孤寂。
“逢花不语疑见人,对影非真却因月”两句,诗人将自己与花、影、月融为一体,通过“不语”、“疑见人”的心理活动,展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对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花与影虽非真实存在,却因月光而显得生动,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纵使无花意自同,谁知有影色俱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即使没有花的存在,诗人的心境也与花相似,因为心灵的空灵与外在的物质世界一样,都是虚幻的。最后,“回头不见东林树,犹胜罗浮是梦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模糊认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理解。尽管现实可能不如梦境般美好,但至少它真实可触,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游丝百尺如堪挽,小虫群飞欣日暖。
蒿莱满地不见春,唯有蔓菁迷病眼。
无复陵陂间碎金,青苔漫想玄都观。
今朝幸值天无风,飞来雌蝶畏雄蜂。
村中女儿将插鬓,不信河阳万树红。
幽人惜春春已远,把酒属君君自遣,蔓菁开花犹烂熳。
君不见西园桃李能几时,此辈天教擅春晚。
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垄。
两京道上松柏多,尽是王公大家冢。
伊昔年年当此时,钿车宝马相追随。
纷纷锦树满原野,暖风迟日争光辉。
草间烧纸树间哭,罗列杯盘乌攫肉。
侵晨祭罢薄暮归,旋风剪剪吹馀灰。
尔时马医夏畦鬼,亦受子孙追养礼。
丰薄由来称有无,咸具盘餐致醪醴。
家家丘坟各为主,何人垄上无新土。
自从遭乱去乡关,几岁松楸不曾睹。
况复其间多发掘,孝子慈孙泪如雨。
流落他州遇火前,去年如此复今年。
新阡旧垄祇回首,无复原头挂纸钱。
君不见东都之傍永安道,车辙平来生碧草。
四时祠祭今寂然,五陵春树生苍烟。
《寒食行》【宋·张嵲】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垄。两京道上松柏多,尽是王公大家冢。伊昔年年当此时,钿车宝马相追随。纷纷锦树满原野,暖风迟日争光辉。草间烧纸树间哭,罗列杯盘乌攫肉。侵晨祭罢薄暮归,旋风剪剪吹馀灰。尔时马医夏畦鬼,亦受子孙追养礼。丰薄由来称有无,咸具盘餐致醪醴。家家丘坟各为主,何人垄上无新土。自从遭乱去乡关,几岁松楸不曾睹。况复其间多发掘,孝子慈孙泪如雨。流落他州遇火前,去年如此复今年。新阡旧垄祇回首,无复原头挂纸钱。君不见东都之傍永安道,车辙平来生碧草。四时祠祭今寂然,五陵春树生苍烟。
https://shici.929r.com/shici/IZkZrY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