骖鸾侣,娇小怯云期。
柳戏花游能几日,顿抛尘幻学希夷。清梦到瑶池。
骖鸾侣,娇小怯云期。
柳戏花游能几日,顿抛尘幻学希夷。清梦到瑶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道士在病中对仙境的向往和她对道教修行的渴望。开篇“骖鸾侣,娇小怯云期”将女道士比喻为弱小而又优雅的仙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关心与赞美。紧接着,“柳戏花游能几日,顿抛尘幻学希夷”写出了她在病中短暂摆脱尘世烦恼,与自然界融为一体,追寻道家清净无为的生活理念。
“清梦到瑶池”则是诗人对女道士仙境之旅的祝愿,希望她的精神能达到神话中的瑶池,象征着她能够摆脱凡尘,达至心灵的清澈与自由。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女道士修行成果的肯定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美好愿望。
青山黯澹沧江泣,茫茫夕阳今古。
柳送晨杯,灯催暝帐,都做人生辛苦。雄心老去。
便阅世形枯,梦魂堪诉。
纸上残愁,替人皴皱涨烟雨。
先生天下健者,况戎行走马,豪气龙虎。
盾墨磨诗,征尘饯鬓,赢得鸿泥几度。还归劫数。
尽记取前踪,画图重补。旧日吟情,怕无寻觅处。
紫陌花秾,绿窗人静,漫说几番魂断。
沤波画好,漱玉词工,绮思淡传罗扇。
无奈醉醒未知,消却流年,物华如箭。
但金钿卜鬓,银瓶悬井,意亲还远。
曾记得、倦客餐霞,鲛人霏泪,更是印心红染。
西厢待月,南苑吟风,一样柳眠三变。
凭道閒忙为谁,愁绪牵伊,花扶人倩,对余春旖旎,光烂明星万点。
施身自谓,问是真是幻、廿年朝士。
自觅芦川花下句,己似闭门无已。
歌行路难,念家山破,树老人如此。
青蜺扣额,九关横塞天耳。
后事都到今朝,可憎面目,重照恒河水。
不尽海潮吹地转,闪闪青红蜃市。
野火空心,铜盘注泪,自老残僧事。
绛云楼上,柳家争对如是。
春香寻洞址。叹空山无人,落花流水。
半截苔瘢,剩断碑犹叙,义门王氏。
草色红心,知染尽桓嫠双泪。
不负生平,清鲠家风,白蟫身世。谁送徽钦如此。
想白发伤心,靖康遗事。
旧集无传,只挂名丁部,艺文重志。
落叶归根,岩上称黄涪翁字。
忍信阳秋身后,元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