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莹公禅房闻梵》
《宿莹公禅房闻梵》全文
唐 / 李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

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yínggōngchánfángwénfàn
táng /

huāgōngxiānfànyuǎnwēiwēiyuèyǐngāochéngzhōnglòu
dòngshuānglínjīngluò

xiǎowéntiānlàiqīng
xiāotiáohánkōngjìngréngsuíqiūfēi

shǐjuéshēngzhùzhùdùnlìngxīnguī

注释
花宫:形容宫殿或仙境般的华丽之地。
仙梵:仙人的神圣音乐。
微微:渐渐消失。
月隐:月亮隐藏。
高城:高耸的城墙。
钟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
夜动:夜晚的动态。
霜林:覆盖着霜的树林。
惊落叶:使落叶落下。
天籁: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清机:清新的生机。
萧条:荒凉、冷清。
寒空:寒冷的天空。
飒沓:形容风雨声或落叶声。
浮生:短暂而无常的生活。
无住著:没有固定的地方或归宿。
心地:内心。
皈依:归向信仰或精神寄托。
翻译
花宫仙音渐渐消散,月儿隐藏在高高的城墙后,钟声稀疏。
夜晚的冷风吹过霜林,惊落了片片落叶,清晨听到自然的声音,如机器般清新。
萧瑟的景象已融入寒冷的天空,寂静中仍有秋雨飘洒。
此刻我才意识到人生的漂泊无定,顿时心生想要归向平静和信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名为《宿莹公禅房闻梵》。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体现了李颀清新自然、意境超脱的特点。

"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佛教仪式氛围。"花宫"指的是寺庙,而"仙梵"则是对佛教梵音的美好称呼,这里表达了远离尘世、崇高神圣之感。月光下,高城中传来稀疏的钟声和时间的流逝,使人感到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

"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夜晚时分,霜冻的树林里传来落叶的声音,而到了黎明,天籁(一种古代乐器)开始奏响,它那清脆而又纯净的声音仿佛唤醒了心灵深处的某种共鸣。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 这两句通过对萧瑟声响和秋雨的描绘,增添了一层凄凉与寂寞之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季节更迭、万象更新的感悟。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和精神追求。面对世间一切如梦幻泡影的不实性,诗人感到自己的人生没有稳固可靠的地方,于是产生了向佛教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归宿。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寺庙氛围、自然声音和季节更迭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李颀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诗·其二十四

一入双溪不计春,鍊暴黄精几许斤。

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

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

(0)

观元相公花饮

尺八调悲银字管,琵琶声送紫檀槽。

(0)

晚秋登城之作·其二

东山日色片光残,西岭云象暝草寒。

谷口穹庐遥逦迤,溪边牛马暮盘跚。

目前愁见川至窄,望处心迷兴不宽。

乡国未知何所在,路逢相识问看看。

(0)

青海卧疾之作·其二

邂逅遇迍蒙,人情讵见通?

昔时曾虎步,即日似禽笼。

有命如朝露,天依类断蓬。

缅怀知我者,荣辱杳难同。

(0)

忆故人·其二

一更独坐泪成河,半夜想思愁转多。

左右不闻君语笑,以横只见唱戎歌。

(0)

古仙词

珠幡绛节晓霞中,汉武清斋待少翁。

不向人间恋春色,桃花自满紫阳宫。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