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过中渡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归途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怀念。首句"得归还自叹淹留",流露出诗人归心似箭却又因种种原因逗留的无奈与叹息。接着,"中渡桥边柳拂头"一句,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眼前之景,柳树轻轻摇曳,似乎在为诗人的归程增添一丝离愁。
"记得来时桥上过",诗人回忆起当初离开时的情景,那时桥上或许也是同样的季节,但心情却截然不同,充满了离别的感伤。最后一句"断冰残雪满河流",进一步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以及对过去的回忆,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凄凉而富有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归乡路上的复杂情感,既有归心似箭的急切,又有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开花已作鸳鸯侣,著子还成鸿雁行。
旧日同心上林种,至今千载亦流芳。
清者未必贵,贵者或不清。
胡为贵池内,却有清溪名。
清贵两俱足,造物如有情。
溪有夷屈风,池非赵孟荣。
三秋冷浸月,十里光涵城。
真可弄兹水,更堪濯吾缨。
天亦知我意,故令居水精。
水精岂吾居,龙湫老馀生。
满壁画清溪,坐觉名利轻。
诗史堂前荔支晚尤美,高压泸戎与妃子。
姓名犹未闻峡中,风味惟应自皮里。
试将远况江瑶柱,正似骚人拟良史。
我来叹息颐屡支,殊方争献惟恐迟。
汝今已晚何用好,不是少陵谁眼之。
贵妃游魂遭血污,玉坐悲怀何以诉。
惟有云安再拜人,闷解夔州两绝句。
遗像空存食不血,满目烟霞明自灭。
何人种此星几终,一树团团味奇绝。
君不见南宾木莲有华何足图,乐夫过虑重看无。
又不见洛阳牡丹妖艳何必谱,六一区区记风土。
天生此果更此株,夏日之时见子馀。
昼疑炎方张火伞,夕讶庭树栖赤乌。
双头莹若玉一瑴,细骨轻于钱五铢。
陈江阀阅如崔卢,兹产于闽必争驱。
甜无中边大胜蜜,酝酿不假蜂为奴。
永安宫西郡堂后,折简呼宾老太守。
时方炎热会苦稀,事好乖违意徒厚。
手摘高枝赠丹实,歌和前篇搔白首。
嗟一饷之乐兮,天亦悭于老朽。
《诗史堂荔枝晚熟而佳预约同官共赏偶成参差摘实分饷因诵庐陵先生诗云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复用前韵以歌之》【宋·王十朋】诗史堂前荔支晚尤美,高压泸戎与妃子。姓名犹未闻峡中,风味惟应自皮里。试将远况江瑶柱,正似骚人拟良史。我来叹息颐屡支,殊方争献惟恐迟。汝今已晚何用好,不是少陵谁眼之。贵妃游魂遭血污,玉坐悲怀何以诉。惟有云安再拜人,闷解夔州两绝句。遗像空存食不血,满目烟霞明自灭。何人种此星几终,一树团团味奇绝。君不见南宾木莲有华何足图,乐夫过虑重看无。又不见洛阳牡丹妖艳何必谱,六一区区记风土。天生此果更此株,夏日之时见子馀。昼疑炎方张火伞,夕讶庭树栖赤乌。双头莹若玉一瑴,细骨轻于钱五铢。陈江阀阅如崔卢,兹产于闽必争驱。甜无中边大胜蜜,酝酿不假蜂为奴。永安宫西郡堂后,折简呼宾老太守。时方炎热会苦稀,事好乖违意徒厚。手摘高枝赠丹实,歌和前篇搔白首。嗟一饷之乐兮,天亦悭于老朽。
https://shici.929r.com/shici/uGDaSv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