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龙门御李时,汪汪千顷玉为姿。
兴来共酌三山月,别去难裁尺素词。
庐岳峥嵘瞻气色,秣陵佳丽助吟思。
狂余潦倒衡茆下,犹慰云霄有故知。
曾记龙门御李时,汪汪千顷玉为姿。
兴来共酌三山月,别去难裁尺素词。
庐岳峥嵘瞻气色,秣陵佳丽助吟思。
狂余潦倒衡茆下,犹慰云霄有故知。
此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诗人邓于蕃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曾记龙门御李时”,以回忆的方式开篇,仿佛在追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龙门御李,暗含着相聚的欢愉与雅趣。接着,“汪汪千顷玉为姿”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广阔的水面比作晶莹剔透的玉石,形象地描绘出水面上的广阔与清澈,同时也寓意着友情的纯洁与珍贵。
“兴来共酌三山月,别去难裁尺素词”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与离别时的不舍。共饮美酒,月下畅谈,是友情的见证;而别后难以用书信表达内心的思念,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之情。接下来,“庐岳峥嵘瞻气色,秣陵佳丽助吟思”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庐岳的雄伟壮观,秣陵(今南京)的美丽风光,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思绪万千。
最后,“狂余潦倒衡茆下,犹慰云霄有故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也因有老友相伴而感到安慰。这里的“衡茆”指简陋的居所,诗人通过自嘲的口吻,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深刻揭示了友情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价值。
紫髯手定江东,当年猛将推兴霸。
濡须高会,论功无敌,举杯相谢。
乞食何人,锦絺奇客,雕弓玉弝。
自灰飞赤壁,临津不渡,名岂在,周郎亚。
今日余威堪藉,俯安流、舳舻齐驾。
三分筹略,千秋肸蚃,看春秋社。
卷雪楼开,白浪如龙,北风如马。
尚依稀,咳唾声来,闪闪云旗飞下。
万绿新齐花影沈,四围脩竹绝尘侵。
主人不见空来去,看尽白云山色深。
得路青云,丹墀独对,醉归春满琼林。
花县天曹,黄堂五马,清政化到如今。
鸳湖此别,意应与、湖水同深。
行瞻凤阙,立待金门,宫漏沉沉。
龙楼瑞旭才临,瑶阶奏绩,荣振朝簪。
犹记当时,御炉香里,曾听胪唱纶音。
九重云表,重瞻恋、顷刻千金。
三呼华祝,咫尺天颜,一片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