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赋处静以梅花枝见赠》
《一剪梅.赋处静以梅花枝见赠》全文
宋 / 吴文英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老色频生玉镜尘。雪澹春姿,越看精神。

溪桥人去几黄昏。流水泠泠,都是啼痕。

烟雨轻寒暮掩门。萼绿灯前,酒带香温。

风情谁道不因春。春到一分,花瘦一分。

(0)
注释
色:岁月的痕迹。
玉镜:镜子。
尘:灰尘。
春:春天。
精神:风采。
黄昏:傍晚。
泠泠:流水声。
啼痕:泪痕。
烟雨:细雨蒙蒙。
暮掩门:暮色关门。
萼绿灯:绿色的灯。
风情:风韵。
花瘦:花朵凋零。
翻译
镜子上皱纹渐生,如玉蒙尘,春雪虽淡,却更显姿态清新。
独自走过溪桥,黄昏已不知几度,流水声声,仿佛都是离别的泪水。
暮色中烟雨微寒,关门入室,绿萼灯下,酒还带着余温。
有人问风情为何消减,只因春意一分深,花儿就凋零一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场景,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慨。开头“老色频生玉镜尘”一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略显陈旧的环境,如同古董中的玉镜蒙上薄尘,表明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会渐渐失去原有的光泽。

接着,“雪澹春姿,越看精神”两句,以白梅的形象捕捉了春天的气息。雪白的梅花在春风中轻摇,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不受时节影响的坚韧生命力。

“溪桥人去几黄昏”一句,描绘了静谧的自然景观和日落时分的人迹稀少,这里的人去,隐含着时间流逝和孤独。紧接着,“流水泠泠,都是啼痕”两句,以溪水的潺潺声响作为背景,强化了诗中的静谧氛围,同时“啼痕”一词暗示了一种心灵深处的忧伤或思念。

“烟雨轻寒暮掩门”一句,则描绘出一种幽闭而又有些许凄清的情境,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内在的平静。随后的“萼绿灯前,酒带香温”两句,通过对室内景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独处时光中的安逸和享受。

最后,“风情谁道不因春。春到一分,花瘦一分”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脆弱的一种感悟。在这里,春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生机,也提醒着生命的有限和易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室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面对流年所生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传达出诗人独特情感体验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文英

吴文英
朝代:宋   字:君特   号:梦窗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生辰:约1200~1260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猜你喜欢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五

久将情字付庄周,有泪何曾汗漫流。

今日泪来禁不得,始知真痛在心头。

(0)

哭敬美弟二十四首·其三

一讣惊传渐已真,但来相慰各沾巾。

谁能洗却关情话,祗道乾坤无此人。

(0)

弇园杂咏十六首·其九大观台

日脚低垂雾半笼,虞山一抺有无中。

划然长啸天风起,扫尽浮云现碧空。

(0)

偶成·其六

海山方丈不肯住,要住第三兜率天。

只恐放教居外院,小蛮樊素共年年。

(0)

小病愆花期唯牡丹在耳次公将有豫州之行更成一绝句

飘尽棠梨见牡丹,折花行酒莫留残。

洛阳春事知尤少,无那明年两地看。

(0)

题潇湘夜雨有感

扁舟十载问潇湘,曾向天东指雁行。

今夜对床春梦稳,不妨风雨过西堂。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