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方丈不肯住,要住第三兜率天。
只恐放教居外院,小蛮樊素共年年。
海山方丈不肯住,要住第三兜率天。
只恐放教居外院,小蛮樊素共年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偶成(其六)》。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追求仙境的主人公,却在选择居住地时犹豫不决的情景。
“海山方丈不肯住”,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将主人公对仙境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展现出来。方丈,本指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此处用来形容仙境之遥远与美好,而“不肯住”则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不舍。
“要住第三兜率天”,接着,主人公表达了自己想要居住在第三兜率天的愿望。兜率天是佛教中的天界之一,象征着极乐与安详。这里通过选择特定的天界来表达主人公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只恐放教居外院,小蛮樊素共年年”,最后两句则是主人公内心矛盾的集中体现。他担心如果选择了居住在第三兜率天,可能会与“小蛮樊素”这样的红颜知己分离,每年只能相见一次。这里的小蛮和樊素,可能是指主人公的爱人或心爱之人,也可能是某种象征,代表着他现实生活中的牵挂与羁绊。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揭示了主人公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艰难抉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构思,展现了人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时的复杂心理状态,既有对仙境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留恋,体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